生猪

母猪繁殖力飙升秘籍:6大要点解锁!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合理的营养管理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内容涵盖了妊娠早期合理的营养水平、注射维生素A或β-胡萝卜素、补饲叶酸和甲基吡啶铬、保证泌乳期采食量以及满足哺乳母猪对赖氨酸和缬氨酸的需求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及其效果。这些方法对于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和仔猪存活率具有显著作用,是养猪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夜“猛涨”,猪价上涨“六亲不认”!附:1月10日猪价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5年1月10日国内猪价的最新走势。近期猪价呈现“过山车”般的波动,月初受供应压力减轻和集团猪企出栏节奏减慢影响,猪价偏强运行,但随后因终端接受度偏差和屠企订单减少而回落。然而,短暂回调后,北方地区猪价再次强势上涨,南北市场猪价走势出现分歧。文章还探讨了春节假期临近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以及未来猪价可能面临的震荡风险。

震惊!全国散户或已不足一千万户!1个好消息,2025年养猪还能赚!

本文分析了中国养猪行业从2008年到2025年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养猪散户的大幅减少和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文中提到,由于疫病防控、市场供需等因素,许多散户选择退出或与企业合作转型为小型规模农场。随着猪周期步入全新阶段,生猪价格稳中向好,养殖户的收益也得到了实质性改善。未来,政府将继续出台更多扶持政策,推动养猪业的进一步发展。

猪价“涨”声不断!专家定调9月前走势!仔猪3周连涨,入场风险增大,代养兴起?

据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2日,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4.70元/公斤。随着清明假期临近,消费需求或有所增长,但幅度有限。业内专家表示,若猪肉消费不明显增长,2025年9月前猪价可能维持低位。近期仔猪价格连续三周上涨,上市猪企加大仔猪销量,母猪养殖资源向大企业集中,散户转向仔猪育肥和放养模式。文章分析了当前养猪行业的供需状况及未来趋势,并探讨了规模化的集中与放养模式的兴起。

人工授精有啥诀窍?母猪场不可不知的三大人工授精诀窍!

本文详细介绍了母猪人工授精的技巧和关键点,包括如何准确判断母猪发情阶段、输精操作的具体步骤以及把握最佳配种时间的方法。通过科学的操作流程和实践建议,帮助养殖户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实现高效养殖。

突变!标肥价差倒挂凸显!事关猪价,发改委最新发声

12月猪价因低温寒潮而上涨,但随着冬至后腌腊减少和气温回暖,市场转弱,猪价窄幅连降。屠企采购难度不大,全国多地猪价下跌,养殖端对猪价前景担忧,预计未来1-2日将弱稳下调。虽然元旦假期可能带来短暂备货需求,但猪价上涨幅度有限。本周全国猪料比价上涨,养殖盈利预期转好,但供需格局改善不明显,后期猪价仍有走低可能。

应对“最冷”猪周期,生产调控与市场调控“双管齐下”

尽管面临价格低位和企业亏损,生猪行业正经历产能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型现代化养殖企业涌现,生产效率提升,但猪周期导致价格波动和盈利困难。2023年,产能稳定但猪价低迷,规模化养殖比例增加。专家预测,随着产能调整,未来价格可能回暖。政府部门将通过调控措施稳定产能,经营主体需加强成本控制和市场判断。尽管寒冬当前,行业前景可期,小寒已过,春分不远。

为什么猪再冬季长得慢

这篇文章讨论了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关于农户养猪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不合理的一次性断奶、补料时机与方法、环境适应、粗放式管理、防疫与去势时间安排不合理,以及疾病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强调了饲养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逐步断奶、及时补料、提供良好环境、科学的防疫和去势计划,以确保仔猪健康快速成长。

新猪周期或需下半年启动 暂无消息带动周期向上

2024年年初,我国生猪价格经历了先扬后抑的过程,春节前因季节性需求走强和天气因素影响价格上扬,但节后随着消费淡季到来和供给压力增大,猪价回调,目前价格已下跌。市场关注点在于本轮下跌趋势的底部、养殖利润的扭亏以及下半年的供需形势。冻猪肉库存和政策调节对短期猪价有影响,但基本面显示上半年猪价仍偏空。

猪价“淡季不淡”,或造成产能后移?警惕“弱现实”扯猪价后腿......

自3月初以来,猪肉价格开始上涨,主要由于养殖企业减产和养殖户惜售导致供给收缩。行业分析师认为,养猪行业去产能加速,下半年有望出现供应趋紧,叠加消费旺季,市场有望回暖。然而,部分养殖户对下半年行情预期乐观,加上成本因素,去产能速度可能放缓。预计上半年生猪供给充足,但部分养殖场尤其是负债高的可能面临冲击。近期猪价上涨,但需求端接受能力有限,屠宰企业销售情况一般。未来,随着节假日需求提升和供应压力释放,猪价趋势可能上行,但需关注终端需求和期货市场升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