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母猪下完崽不吃食,怎么办?病因及治疗方案!

母猪产后不吃食常见问题,原因包括饲养管理不当和疾病影响。应注重饲料营养均衡,避免肠胃负担过重。疾病如亚健康、产后感染等可能导致食欲下降。治疗可使用板蓝根注射液调理肠胃和增强免疫力,配合消炎药物如盐酸林可霉素。益母生化散有助于子宫恢复和泌乳,同时注意调整饲养和投喂青绿饲料,做好母猪保健以提高产仔率和猪场效益。

8月1日起:猪价、粮价又摊上大事了?中央定调:猪价跌到头了?全面大涨!大局已定!

国内冷冻猪肉库存较高,部分屠宰场冻品库存压力大。近期因冻品猪肉临期,生鲜猪肉价格受冲击,但市场情绪改善,猪价有上涨迹象。生猪供应充足,7月份出栏增长,猪价预计在底部震荡。肉类收储调控减轻养殖户亏损,下半年基层猪价上涨趋势好转。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猪粮比维持低位,养殖端卖猪压力仍存。8月市场供需有望转变,猪价将受消费回暖推动上涨,粮价方面,玉米价格上涨,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保障农民种粮权益,粮市供应将受影响。

生猪市场迎来传统需求旺季,猪价可能会回升?

四季度生猪市场进入传统需求旺季,但由于需求提振尚未兑现且供应过剩,生猪价格持续低迷。预计需求增量不及供应增量,价格难以大幅上涨。产能去化受限,养殖利润亏损,市场资金压力大,可能引发部分企业风险。虽然11月、12月有腌腊预期,但整体来看,四季度价格重心上移幅度有限,且春节后可能出现供大于求,价格下行风险大。养猪场户需做好生产安排,合理调整节奏。2024年春节后,供需状况接近,生猪养殖可能面临亏损。

11月13日猪价 | 华北、华中涨,上涨力度减弱!

今日全国生猪收购价呈现上涨,标准体重生猪价达到7.17元/斤,较昨日上涨0.05元,上涨地区多于下跌地区,河南生猪价格领涨。北方散户和东北地区报价有所提升,中大猪价甚至达到7.8-8.0元/斤,南方市场相对稳定。因市场猪源减少,屠企为保证供应被迫提价收购,但整体市场显示供应过剩,有烂市迹象。

爆!猪价一夜“狂飙”,春节前还能疯涨?温氏16亿收购大动作,牧原换届秦英林再掌舵!

本文分析了当前市场上对12月生猪行情的分歧,多数认为有“翘尾”趋势,主要源于市场消费好转及腌腊、春节备货预期。同时报道了温氏股份拟16亿全资收购筠诚和瑞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介绍了牧原股份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及高管聘任情况。文章还详细探讨了春节前猪价预测及温氏股份在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举措。

猪场怎么区分子宫内膜炎和阴道炎?

本文详细对比了母猪子宫内膜炎和阴道炎的发病原因、表现及危害。子宫内膜炎通常由细菌侵入引起,常见于配种、分娩及难产助产时;而阴道炎多因阴道酸性环境改变导致菌群失衡。文章还介绍了这两种疾病的典型症状及对母猪繁殖能力的影响,并提供了专业的防治建议。内容来自PSY应用研究院,旨在帮助养猪人更好地管理和预防这些疾病。

惊爆!二育热潮下的猪价隐忧:是机遇还是陷阱?美国猪肉在华遇冷,巨头年损10亿,裁员风暴席卷而来...

文章分析了受特朗普关税战影响,美国猪肉巨头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在中国市场遭遇困境的情况,以及由此导致的裁员和寻找替代市场的举措。同时探讨了当前生猪市场中猪价上涨动力不足的现象,并对二次育肥的风险进行了提醒。中美贸易战对美国猪肉出口造成了显著冲击,尤其是猪副产品的特殊需求难以被其他市场取代,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猪肉企业的经营压力。

6月19日猪价|局地回落,大部稳定!

今日全国生猪收购均价呈现下跌态势,标准体重生猪平均价格为7.10元/斤。上涨地区2个,下跌地区6个,稳定地区20个。新疆为最低价6.6元/斤,广东为最高价7.9元/斤。散户惜售情绪浓,大场挺价但终端需求疲软,加之天气炎热,价格上涨压力较大。东北地区标猪主流价6.9-7元,河南大场上调5分-1毛,广东稳定,湖南二育标猪价格上涨1毛。建议养殖户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出栏计划。

猪弓形虫病会传染吗?猪弓形虫病如何防治呢?

猪场内的猪弓形虫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通过胎盘、口鼻黏膜、昆虫传播。病畜和带虫者可成为传染源,注意环境卫生、消毒灭鼠、猪舍清洁及防疫监管至关重要。预防上可使用磺胺类药物如磺胺-6-甲氧散和大青叶。此外,需与猪瘟症状进行区分,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