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12月猪价落寞收官!春节前出栏利润仍不容乐观,建议养猪人适时调整养殖策略

文章分析了12月猪价大幅下跌的原因,包括销售时间缩短、散户和二育抛售、物流压力、以及国家政策对猪价的预估。尽管全国感染高峰已过,旅游业复苏可能提振需求,但集团场的降重计划和肉价预警区间退出等因素限制了猪价上涨。白条价格下跌,有利于提高居民购买意愿。文章指出,考虑到供应充足和居民春节备货需求,年前猪价涨幅受限,建议养猪人合理出栏。1月出栏压力缓解,一季度行情存期待,但猪价上涨乏力。

冲上热搜,猪价下跌超3元/斤!微利时代该如何力挽狂澜?

近期猪价在元旦期间下跌,受供需过剩、疫情和消费疲软影响。业内预测,猪价在一季度后期可能触底反弹,春节后预计上涨,但16-22元/公斤区间波动。养猪人需关注养殖利润变化,注重低成本养殖和提升养殖效率,以应对市场波动。

30省公布一季度生猪数据!河南生猪出栏量最高,湖南次之,四川第三!

2023年一季度中国各省份生猪产能数据显示,河南生猪出栏量最高,湖南次之,四川紧跟其后。湖南、山东、江西、贵州、宁夏、青海、北京的生猪出栏和存栏量有所下降,其他省份增长。四川猪肉产量第一,河南和湖南未公布数据。能繁母猪存栏方面,除山东和部分省份外,大部分省份同比增长。各省份的猪肉生产和存栏情况反映出不同幅度的增长与波动,总体上反映了中国生猪养殖业的动态变化。

行情突变!猪价雷霆上涨,上涨逻辑找到!原因有2个!官方喊话:猪企应先化解债务危机!

8月28日,全国生猪市场标猪出栏价格上涨,受开学季和养殖端挺价影响,猪价呈现连涨态势。然而,由于天气限制购销、二次育肥影响及消费跟进不足,预计猪价上涨幅度受限,8月底可能不会出现超预期反弹。养猪业需关注资金链、债务危机和效率提升,长远看需加强成本控制、疫病防控和技术提升,以应对行业挑战和周期性波动。

好消息!新畜牧法出台:养猪不用审批,环保审查简化!农业农村部正式宣布,今年猪价大局已定!

9月猪价下跌受多因素影响,包括压栏场出栏、情绪带动和集团场增产。尽管消费旺季临近,但市场供应充足,屠企开工率提升,养殖端挺价惜售情绪升温,预计猪价将止跌上涨,未来1-3日价格重心回升。新畜牧法出台为养猪业带来多项利好,如简化审批、环保审查等,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然而,由于产能增长和价格调控,猪价难有大幅上涨,下半年肉蛋奶市场将维持稳定。

大动作!猪价冲上“热搜”!局地大涨近2元!国家发改委最新发文!猪价、猪病双重考验!市场对后市惶恐不已

11月14日,猪肉价格大幅下降超过40%,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生猪价格同比下跌42.1%。猪价上涨主要在山东、浙江等16个地区,而下跌地区包括安徽、新疆等,国家发改委预测未来生猪养殖将面临头均亏损。猪病影响下,中小规模场产能淘汰严重,母猪存栏量数据显示中小场跌幅更大。上市猪企为减少亏损,普遍降低10月出栏量。尽管市场供应宽松,但猪病防控和猪价低迷对行业构成双重挑战。

今日猪评:缺大猪!猪价“插翅”连涨,南方腌腊升温,猪价要显著上涨?(附今日最新猪价)

今日全国生猪价格(外三元、内三元和土杂猪)普遍上涨,受腌腊需求升温影响。市场分析显示,虽然消费需求季节性增强和养殖端情绪好转,但大猪供应紧张和猪肉消费旺季未全面启动等因素限制了猪价的显著上涨。饲料原料玉米价格下跌,豆粕价格上涨。预计短期内猪价将维持窄幅偏强,年内猪价谨慎看高。

收储叠加腌腊旺季,猪价能否起飞?9只“猪肉股”率先上涨,猪价能否跟进起飞?

近期,中国生猪市场进入传统旺季,但价格未见明显上涨。国家发改委宣布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引发市场波动,期货价格上涨。尽管收储政策可以提振市场信心,但专家认为短期内对猪价上涨影响有限,关键在于供需关系的改善和消费需求提升。随着腌腊旺季的到来,市场寄望需求增加能提振猪价,但供应充裕和库存抛售可能制约上涨空间。猪肉股市场对此反应积极,短期内可能出现反弹,但长期价格稳定还需供需平衡的实质改善。

涨!涨!涨!猪价喜迎开门红!官方最新猪价预测!警惕行业风险!仔猪跌破200元/头

自11月以来,受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影响,猪价持续低位。冻猪肉收储政策和消费旺季的到来提振市场信心,预计短期猪价将止跌企稳。然而,能繁母猪存栏量高、产能过剩,加上猪肉冻品库存较多,预计2024年上半年价格可能依旧偏弱。2024年下半年价格能否好转取决于养殖利润和产能去化。此外,虽然四季度需求有所提升,但压栏现象和冻品库存压力可能限制反弹空间。2024年年初,随着出栏压力减轻和备货需求,价格可能有阶段性上涨,但长期看,市场供需和冻品库存将对价格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