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三家美国肉制品企业因瘦肉精问题被责令暂停其肉类输华

海关总署通报,2022年10月至11月期间,三家美国肉制品企业因莱克多巴胺问题被暂停输华肉类进口,涉及产品包括牛、猪、鸡。我国禁止在饲料中使用莱克多巴胺等特定物质,不合格产品将被海关扣留。猪博士平台提醒,相关信息供养猪人学习,非投资建议。

种猪群伪狂犬野毒阳性率超过80%,如何逐步降低种猪群的带毒率?

针对大型规模化猪场中种猪群伪狂犬野毒阳性率高的问题,专家建议采用高效疫苗免疫策略,结合合理的检测和淘汰措施,同时确保免疫后的猪群在感染时能减少排毒,建立抗体水平以降低感染压力。核心控制要素包括高效免疫、宿主免疫后的隔离以及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以阻断病毒传播。

防疫放开前后,猪肉消费将如何变化?

北京猪肉消费在防疫政策调整后持续恢复,尤其在12月,尽管地铁客运量未完全恢复,但猪肉交易量强劲增长,得益于价格回调和消费旺季。猪企头均市值接近历史底部,预计猪周期可能提前启动,投资者应关注生猪养殖板块,尤其是巨星农牧和温氏股份,但需注意消费不及预期和数据更新风险。

关于非洲猪瘟的16个关键问题

本文总结了非洲猪瘟防控的关键点,包括严格生物安全、防控策略、感染排毒时间、拔牙式扑杀的讨论、PCR检测、灾后重建、病毒传播途径、消毒方法、疫苗研发进展以及欧洲与中国防控的差异。专家Sandra Blome教授的见解对于养猪人理解和应对非洲猪瘟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2年猪价一波多折,2023年猪周期将反转?短期猪价将如何演绎?最新分析来了

2022年生猪养殖行业经历盈亏波动,猪价年内走势复杂,伴随供需变化和冻肉储备影响,行业重陷亏损。尽管猪价高点后回调,市场预计2023年猪周期将迎来反转。上市猪企估值已调整至低位,为周期反转铺垫。分析师认为,短期猪价可能继续偏弱,但随着供需改善和防疫政策优化,2023年猪价有望反弹。猪企股价和估值有望触底反弹,投资时应关注成本优势和头均盈利能力。

猪场呼吸道疾病反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这篇文章讨论了呼吸道疾病的复杂性,尤其是支原体感染的广泛存在及其对猪场的影响。文章详细介绍了处理细菌感染和病毒混合感染的案例,包括药物选择、剂量和方案的合理性,以及环境改善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预防工作,如环境控制、温差管理、保健药品使用等。内容摘自猪病通等平台,旨在为养猪人提供学习参考,非投资建议。

非洲猪瘟病毒最有可能会通过哪种途径进入猪只体内呢?

非洲猪瘟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肌肉途径进入猪体。文中分析了肌肉途径(包括钝缘软蜱叮咬和针头注射)和消化道途径(对成年猪影响较小,仔猪可能性高)的风险较低。然而,呼吸道途径由于猪的探究性、呼吸道屏障易受破坏以及猪场环境因素,被推断为病毒主要感染途径。因此,提出重点保护呼吸道屏障以降低非洲猪瘟感染几率的综合防控方案。

猪肉消费较往年偏弱,猪肉零售价延续降势

湖南省商务厅发布的最新市场报告显示,本周猪肉零售价因腌腊进程受阻和供应增加而下降,菜价因成本增加而稳中有涨,水果价格因特殊时期需求增加而略有上涨。预计临近元旦,猪肉需求将恢复,建议养殖户和企业合理应对市场变化。蔬菜和水果市场因节日因素预计会呈现小幅涨势。

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全国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工作推进视频会议,部署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工作!

11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工作推进视频会议,总结‘十三五’以来的成效,指出存在的问题,强调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等措施,推进兽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并部署养殖业减抗行动。会议还分享了各省区的经验和企业发言,以及行业协会的倡议。

猪价上涨通知!1月1日起:猪价、粮价突变?五个因素助力本周重回10元!

2022年12月,国内生猪市场在冬至和元旦佳节的影响下,猪价出现报复性反弹,主要受养殖端出栏情绪回落、惜售情绪升温、规模场减量挺价、散户待价而沽以及疫情好转后消费复苏等因素提振。规模场结束低价冲量,选择抬价,而散户出栏减少,部分二育户低价抄底期待年后行情。疫情好转带动阳康人数增加,消费逐步回暖,屠企也开始分割入库。这些因素共同推动猪价稳步上涨,但涨幅受需求恢复程度和规模场出栏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