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重磅!国内首批非瘟疫苗来了!其市场规模或超300亿!

中国非瘟疫苗研发取得进展,3家企业获批,疫苗保护率约70%-80%,亚单位疫苗如普莱柯和生物股份接近上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及生物育种和非瘟疫苗产业化。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呼吁改进粪便处理以支持环保。基因缺失疫苗如哈尔滨兽研所的ASFV-7GD和越南的I177L疫苗面临不同挑战。非瘟疫苗市场潜力巨大,但安全性和商业化进程需平衡,养殖企业持谨慎态度。

驱虫后猪群仍不停有蹭痒行为,这是为什么?是不是踩了驱虫误区?

这篇文章探讨了养猪人在驱虫过程中常见的误区,如忽视母猪驱虫、一次性大剂量驱虫的风险、只在严重症状出现时才驱虫、驱虫后不彻底清理、依赖肉眼观察驱虫效果以及内服药物对体表寄生虫的局限性。提醒养猪人要全面考虑驱虫的策略,确保驱虫效果并防止二次感染。

二次育肥改善市场需求,新一轮“小周期”开启?

春节后生猪价格出现反弹,主要受养殖端二次育肥影响,但上涨空间有限。市场预期新一轮小周期可能启动,二季度起猪价可能持续上涨。虽然养殖行业盈利有所修复,但市场对后市看法不一,认为或进入新一轮小周期,价格可能触及20元/公斤以上,但也存在供应压力和成本制约。

养猪业正在掀起“成本控制大战”!2023年养猪亏损面或维持在30%左右?

中部地区生猪育种企业负责人表示,成本控制对养殖企业至关重要。2022年,猪企业绩分化明显,成本优势成为决定盈利的关键。预计2023年,生猪出栏量持平,猪肉价格波动收窄,养殖企业需注重成本控制和管理能力以提升竞争力。能繁母猪存栏数调控影响生猪供应和价格,当前存栏量仍偏高,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养殖企业需理性评估自身条件,避免盲目扩产,防止市场灾难。

新一代猪基因芯片重磅来袭!普惠育种模式助力养猪业全面进入基因育种时代

新一代猪基因芯片‘猪80k功能位点基因芯片’在广西贵港举行的全国规模猪场基因科技大会上发布,借助自主创新的普惠育种模式,养猪业将全面进入基因育种时代。该芯片通过基因组选种选配提升育种效率,实现精准、高效育种。同时,扬翔股份提出的‘普惠育种’模式以大型核心种猪场为基础,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成绩和投入产出比,助力养猪业高质量发展。会议上还探讨了智能化养殖、养猪成本控制和降本增效策略。

猪老板需重新审视!规模化养猪场寄生虫病控制方法和药物中的几个问题?

本文探讨了规模化养猪中寄生虫病的控制策略,包括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药物选择原则、药物剂量调整、驱虫时机、防范药物对产仔率影响、环境消毒、针对不同阶段猪只的药物添加、外来寄生虫控制、蚊蝇和球虫病的防治,以及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处理。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药物应用,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和动物健康。

为什么非瘟疫苗研发这么困难?非洲猪瘟疫苗研发到了哪一步了?

非洲猪瘟被视为全球养猪业的重大威胁,疫苗研发面临复杂病毒结构、体外繁殖难题、基因改造风险以及区分感染与免疫宿主的挑战。全球范围内,菲律宾、越南、中国和美国的科研机构正在进行相关疫苗研发,如减毒活疫苗和新型ASFV-G-ΔMGF疫苗。科学家们致力于寻求效力与安全性的平衡,这是疫苗研发的首要和最具挑战目标。

3月猪价开门红!上涨预期增强,但需警惕利空因素仍在

3月首日全国生猪价格上涨,多地猪价反弹,受政策端收储、中央一号文件提振及消费回暖影响。官方收储政策落地稳定市场,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生猪稳产保供,预期下半年利润回暖。尽管消费淡季,但务工人员返岗、餐饮行业复苏等因素促使消费维持,带动猪价上涨。然而,养殖端二次育肥可能增加供应,季节性需求回暖与潜在出栏量可能限制涨幅。

如何做好猪黄痢病的防治?仔猪黄痢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

本文详细阐述了仔猪黄痢在饲养管理中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病理分析,以及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措施。强调了环境卫生消毒、药物预防、母猪接种免疫等预防手段的重要性,以及抗菌素和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方法。通过综合防治,提升养猪技术和疾病防治知识,以保障仔猪的健康成长。

非洲猪瘟会通过空气传播吗?如何预防非洲猪瘟?

本文介绍了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包括空气传播的可能性、消毒效果的保证、物资和人员进出的管控、仔猪引入的管理、防鼠措施等,强调大型养猪场和散养户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以保护猪群健康和养殖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