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猪价“逢节开涨”!清明假期提振下,行情上涨或有限?

国内生猪市场在清明假期前出现价格上涨,受节日传统和养殖端看涨情绪影响,猪价震荡偏强。然而,假期仅有一天导致提振有限。屠宰场生鲜白条销售不畅,屠企提价收猪意愿不高,更多以随行就市为主。月初猪价曾因养殖亏损和供应缩量而上涨,但集团化猪企出栏增量抵消了部分压力。清明后,消费预期和气温转热可能影响肥膘猪肉消费,市场预计大体重生猪集中出栏,这可能对节后猪价带来超预期回落压力。因此,节前猪价上涨可能只是短期现象。

好消息!法国在寻找防治非洲猪瘟(ASF)疫苗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法国ANSES下属实验室在非洲猪瘟防治研究中取得突破,意外获得的ASFV-989弱毒株在接种后表现出高保护率,且可能大规模生产。该疫苗非基因编辑,天然缺失,安全性与有效性俱佳,正在申请专利并寻求制造商合作。然而,横向传播风险和安全性的全面评估仍在进行中。

广东外贸和常住人口双双下滑,广东和海南生猪价格优势不再?

广东近期的经济数据显示,常住人口数量出现四十年来的首次下降,同时外贸订单也面临同比显著下滑。作为猪肉主要消费市场,尤其是依赖于外调的广东,随着本地产能提升和消费恢复,其对生猪的需求可能减弱,使得原有的价格优势面临挑战。与此同时,海南生猪市场是否能借此机会填补缺口值得关注。这篇内容讨论了广东猪肉市场变化对整体经济和跨区域价格竞争的影响。

暴跌13天,猪价终于爬出泥潭!新一轮涨潮来袭?2023年全球猪企排行前十出炉,他竟然不在?

国内猪价在清明节前因节日效应呈现上涨趋势,但涨幅有限。由于屠宰场生鲜白条走货不畅和屠企收猪压力,市场对清明节的利好持谨慎态度。随着集团化猪企出栏量增加和去年母猪存栏量大幅提升,4月生猪供应量大增,预计节后消费惯性回落将带来猪价回调压力。同时,市场对二次育肥出栏的担忧也对猪价构成影响。2023年全球养猪企业排行榜中,中国企业的牧原、温氏、新希望等占据前几位,显示行业集中度和竞争态势。

猪圆环病毒3型在不同临床表现猪中的流行病学

研究发现PCV3在中国多个省份广泛传播,尤其在重度和轻度呼吸道疾病以及腹泻型仔猪中检出率较高。PCV3与呼吸道疾病和腹泻可能有关,但其在无症状猪中的作用和发病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PCV3与PCV2在基因组序列上有相似性,但遗传变异较低。研究结果强调了对PCV3致病性、传播途径以及与其他疾病如PRRSV协同作用的深入探究。

母猪难产5+6方法,轻松解决!

文章讲述了母猪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产情况,介绍了常见的人工助产方法,如驱赶、按摩、踩压、药物催产(如使用缩宫素、雌激素和特定药物)以及在必要时进行的手术助产。强调了在处理难产时的技术细节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母猪和仔猪的健康。

保育育肥猪呼吸道疾病防控

该篇文章详细讨论了养猪过程中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因素,如冷热应激、空气污染等,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温度控制、粪污清理、通风消毒、饲养管理以及免疫和驱虫。同时,文章给出了针对不同呼吸道症状的预防和治疗用药方案,覆盖了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性疾病的治疗措施。这是一篇实用的养猪科学指南,有助于提高猪只健康和防止疾病的发生。

好消息!猪价上涨转机要来?看涨、看稳情绪较浓!

2023年04月03日,中国养猪网监测显示全国外三元猪价下跌0.02元/公斤,上月下跌1.42元/公斤,内三元上涨0.05元/公斤,土杂猪上涨0.12元/公斤。部分地区猪价涨跌不一,清明假期临近,猪价维持震荡偏弱,养殖亏损压力大,但受市场供需影响,集团化猪企有拉涨现象,屠企采购难度增加,消费市场猪价波动较强,短期内预计猪价上涨支撑弱,关注散户出栏节奏。

哪些猪病会导致猪身上发紫?一起来了解一下

本文介绍了几种导致猪身上发紫的疾病,包括仔猪副伤寒、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非典型猪瘟和猪丹毒。这些疾病通常伴随体温升高、皮肤紫斑等症状,需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障猪只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母猪妊娠期管理

本文详细阐述了母猪妊娠期的管理,包括妊娠母猪的生理变化、适宜的猪群排布方式、定期的妊娠检查、营养及饲喂管理、健康度评估、以及环境控制措施,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的妊娠期管理方案以提高母猪繁殖成功率和仔猪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