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看过来!猪丹毒、圆环、蚊虫叮咬等猪病的区别及治疗方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猪皮肤红点可能由附红细胞体病、猪丹毒、圆环皮炎型和蚊虫叮咬引起的区别,包括病状特征、诊断要点和治疗经验。针对不同疾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如消灭媒介、添加营养药物、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以及驱蚊措施。

引起胃肠鼓气的原因比较多,如何防治效果好?

文章介绍了引起猪胃肠鼓气的多种原因,包括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和感染性便秘。针对这些情况,防治措施包括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改善饲养管理和环境,以及对便秘的缓解。预防是关键,通过科学免疫程序和生物安全措施来降低疾病发生率。

养猪场驱虫没有见到虫,应该庆幸?专家:“驱虫见虫”不是判断驱虫药效标准

猪场驱虫不见虫可能是因为寄生虫种类多、驱虫不彻底、寄生虫部位多样,以及驱虫药效的局限。正确驱虫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药物,定期进行体内体外同步驱虫,以及配合环境卫生管理,以确保猪群健康和效益提升。不建议仅凭“驱虫见虫”或“不见虫”评价驱虫效果,应注重驱虫的规范化和预防措施。

注意!非瘟病毒持续变异,病毒呈现3大新特点,这些猪场最容易感染!

本文概述了2023年非瘟病毒的持续变异和防控挑战,包括毒力减弱、早期症状减轻和传播加快的新特点。猪价虽然上涨,但市场情绪复杂,屠企压价与挺价情绪并存。今年非瘟传播广且点状散发,影响猪场效益,特别是人员变动大、降本增效和车辆进出频繁的猪场易感。为应对严峻形势,猪场应选择适应后非瘟时代的养殖模式,如批次化生产,以提升防非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批次化生产在预防感染、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和提高猪群健康度方面具有优势,是养猪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模式。

刺激!暴涨1元!上海、福建、广西等多地猪价破10!农业农村部定调!猪价涨定了!

近半个月,生猪价格涨幅高达23.2%,主要受收储、腹泻影响和二次育肥猪入场带动。1-7月上市猪企出栏量增长,但下半年产能去化压力增大。8月全国猪价持续上涨,专家预测年底猪价有望回升。能繁母猪产能去化进展缓慢,但需求季节性好转将支撑第四季度价格。部分养殖户惜售情绪影响市场,预计下半年猪价将有所改善但涨幅有限,产能去化仍是主旋律。

高产母猪如何更高产?一文讲透!

该篇文章介绍了如何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策略,解决高产母猪饲养中遇到的问题,如低成活率、体重小等,重点关注了后备母猪专用饲料的重要性、妊娠母猪背膘管理和高低高饲喂程序、妊娠期环境管理、以及哺乳期的产前管理、分娩监控和初乳喂养。文章强调了嘉吉饲料在各阶段的特性和应用,以充分挖掘高产母猪的生产潜能,实现真高产。

掉队仔猪如何追上正常仔猪?只需要3步!

该篇文章讨论了仔猪断奶后掉队问题的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案。通过三步饲喂流程,包括肌注速倍治、集中饲养、逐步转换饲料添加肽聚糖,掉队仔猪可在25-28天追上正常生长,45天后体重完全恢复。这种方法降低了死淘率,提高保育期成活率和猪群健康,有助于猪场降低成本并提升养殖效益。

简单几招教你防治猪咳喘!让你少走弯路、减轻损失!

本文介绍了在干燥季节如何预防和控制猪喘气病,包括改善空气质量以减少病原体传播,进行疫苗免疫以增强抵抗力,使用抗生素如土霉素等治疗,加强饲养管理如降低密度、消毒和合理喂养,以及建立无病原菌的健康种猪群,通过这些措施来降低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治愈率达94%!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中西结合防控方法,可以一试

该文介绍了仔猪传染性胃肠炎在通渭县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作者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包括西药如高锰酸钾、庆大霉素和抗生素,以及中药如白头翁、黄连等清热解毒、涩肠止泻方剂,治疗了316例仔猪,治愈率高达94%。强调早发现、早防治的重要性,指出当前无理想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是控制疫情、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2023年8月17日全国部分地区鸡蛋出场价格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常见于集约化猪场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以4-5月龄猪易感。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呼吸困难等,可通过空气传播。预防措施包括隔离检疫、药物预防和环境消毒。治疗上早期诊断和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需与猪肺疫和猪喘气病等相似疾病相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