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连亏11个月!猪周期何时见底?

近期猪价回调,主要因产能过剩。猪粮比低于6:1表明养猪企业普遍亏损,历史上类似亏损周期最长持续16个月。目前猪粮比为5.4:1,根据历史经验,预计猪价底部可能在2024年年中左右出现,但需注意这仅是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仔猪价格上演14连跌 降至逾两年低点

11月第5周,国内生猪价格因养殖端资金压力和疫病影响持续疲弱,仔猪价格下跌,平均每公斤降至23.72元,连续14周下滑,降至两年多来低点。华南和华中地区的仔猪价格差异明显,华南较高,华中较低,反映出区域价格走势。猪价未来预期悲观,补栏意愿不强,养殖业面临严峻考验。信息来源于农业农村部网站,内容仅供参考,非投资建议。

刚涨又跌!猪价又是“一片绿”,上涨“拐点”浮现!12月6日猪价

国内生猪市场近期猪价震荡偏弱,虽有短暂上涨但随即下跌,全国生猪价格在14.2元/公斤左右。市场情绪不佳,受消费不旺和养殖端出栏积极影响,猪价以横盘走低为主。然而,随着大雪节气到来,腌腊需求可能增加,南方猪肉消费预计将提升,部分大厂出栏压力减轻,预计12月中下旬后猪价将进入实质性上涨阶段,但受供应压力和产能影响,上涨空间可能有限。

“禁调令”来了!东部六省禁止部分生猪调入育肥

近期生猪价格因需求提振反弹,全国生猪均价上涨,但东部六省区发布新的生猪调运规定,限制30公斤以上商品猪调入,实施‘点对点’调运备案管理。分析师认为,此举旨在防控疫情,市场影响有限,猪价走强可能因季节性消费而持续,但预计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后市将逐步震荡走低。

生猪价格止跌上涨,北方大部“飘红”,预计猪价上涨仍将持续承压?

近期生猪市场因供应增量和需求疲软而呈现窄幅下跌,但北方市场因消费信心和官方收储预期而上涨,形成‘北涨南降’格局。然而,需求兑现不佳,猪价上涨压力持续。全国报价和消费情况地区间存在差异,消费一般,市场走货慢,供应端集团猪企出栏难度有变化。预计未来1-3日,猪价将维持稳中有涨,但大幅上涨缺乏支撑。

北方强势反弹,16省猪价上涨!2个好消息,行情即将上行?

12月生猪市场猪价止跌上涨,受腌腊需求支撑,北方市场涨势明显,南方仍以震荡为主。养殖端抵触亏损心理增强,屠企提价保量,官方猪肉收储预期加强。然而,成本收益下降,散养和规模养殖均面临亏损。10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生猪产量和价格全面下跌。猪价后续动态将受腌腊启动和天气影响,官方收储政策继续提振市场信心。

猪副嗜血杆菌病让你欲罢不能,如何预防?

猪场中常见的副嗜血杆菌病影响生产,特征为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与链球菌病相似但有区别。疾病慢性,易反复,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治疗需选择联合用药,使用当地血清型疫苗,配合抗菌肽和转移因子增强疗效。同时,改善环境和加强消毒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措施。治疗时需保证疗程,避免耐药性的出现。

仔猪“油皮病”该如何治疗?

仔猪油皮病,又称仔猪渗出性皮炎,由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引起,常见于冬季和夏季,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病因包括环境因素、母猪和仔猪自身因素、营养不良等。治疗方法包括中药疗法、药物添加、局部清洗和免疫支持。预防措施涉及改善环境卫生、母猪和仔猪健康管理、合理营养和强化饲养员职责。疾病严重威胁养猪业,需综合防控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

不同疾病肝脏的病灶还很相似,如何鉴别猪肝脏坏死灶属于哪一种疾病?

本文介绍了猪病剖检中常见的几种肝脏病变,包括断奶仔猪的系统衰竭综合症、伪狂犬病、仔猪副伤寒、猪白痢、钩端螺旋体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和蛔虫病。每种疾病都伴有特定的肝脏病变特征,以及相应的临床症状,这对于疾病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猪价涨势反扑,旺季上涨“拐点”来袭?2个坏消息!12月5日猪价

2023年12月5日,全国猪价止跌反弹,涨幅不大,但仍止步于'3连降'。虽然市场有盼涨情绪,但猪价上涨并未得到明显利好支撑,消费跟进有限,北方家庭需求回升但腌腊难以兑现,白条走货一般,屠企压力较大。供应方面,出栏量增加,商品猪增量预期强,但市场认亏情绪重,养殖端惜售。南方腌腊兑现差,气温高影响白条需求,大肥价格下滑,北方大猪出栏增多但南方消费未见明显提振。猪价上涨暂为情绪所致,旺季拐点未到,北方市场呈现弱稳,南方腌腊启动将为关键。猪价涨势虽有,但仍面临腌腊兑现问题和供应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