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母猪便秘问题90%猪场都遇到过,读完本文,养好母猪很轻松!

母猪便秘在养猪场是常见问题,主要由怀孕生理、营养、饲喂、温度、饮水、运动和疾病等因素引起。便秘可能导致排便问题、健康风险,如炎症、难产、仔猪健康受损等。为防治母猪便秘,关键在于了解原因,通过合理饲喂、保证饮水、改善环境、适当运动和使用药物或微生态制剂等措施。猪场管理应注重预防,做好细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母猪健康。

猪中毒的七种应急处理措施,建议收藏!

喂猪时需注意饲料安全,避免过量添加酒糟可能导致酒精中毒;霉变食物不能喂猪,会引起多种症状甚至死亡,需采取特定救治措施。未煮熟的菜饼、发芽马铃薯、发热腐烂蔬果和有黑斑的甘薯都可能造成中毒,猪需谨慎食用或避免,若中毒需立即采取相应的解毒和治疗手段。这些信息可供养猪人参考,但不构成投资建议,版权所有猪猪侠、猪博士。

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数量都在降,2024猪价会有反转?!主要还要看生猪产能去化速度和成效

中国全年粮食产量增长,其中猪牛羊禽肉产量增加,特别是猪肉产量和生猪出栏创近年新高。四川省畜牧业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生猪出栏量全国第一,但生猪存栏量下降,但规模化养殖提升防疫能力,猪价短期内不会大涨。上市猪企出栏量与营收受产能过剩影响,猪价承压,且预计2024年产能去化乐观。

腊八时节,猪价连涨!局地最高涨至16元,大涨原因揭秘!临近春节,生猪市场能否破8冲9?

1月13日至18日,生猪价格受仔猪价格上涨和天气影响上涨,猪价连涨。养殖端因仔猪抄底看涨,而雨雪降温导致区域生猪调运不畅。肥猪价格走强,集团化猪企供应减少,屠企收猪难度增加。下游消费需求回暖,带动屠企开工率提升。然而,市场人士认为,由于大体重猪库存消化、产能去化及供强需弱格局,猪价反弹乏力,春节前可能维持低位区间振荡,难现大反弹。

如何判断猪是病毒性腹泻还是细菌性腹泻?

猪场腹泻的区分主要基于病因,涉及病毒性疾病(如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等)和细菌性肠炎(如大肠杆菌腹泻、猪痢疾等)。猪传染性胃肠炎是急性传染病,特征为呕吐和严重腹泻,对仔猪影响大,可通过粪便、呼吸道等传播。大肠杆菌腹泻则表现为黄白糊状粪便和眼睑水肿。防治时需控料、调整饲料和增加药物使用。

猪怎么会得胀气病? 知道这几招再也不怕猪胀气!!!

本文介绍了猪胀气的多种原因,包括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和感染性便秘。防治猪胀气的关键是改善饲养管理,如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合理饲料选择与喂养,增加粗纤维比例,做好保温防潮,以及科学防疫。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通过科学的饲养方法和生物安全措施可有效减少胀气猪的发生。

仔猪死亡率高!引起仔猪恶性病毒性腹泻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仔猪恶性病毒性腹泻的成因、高发季节以及防控措施。治疗方法包括注射抗生素如新城疫苗和恩诺沙星防止继发感染,通过大量补液防止脱水,以及使用益生素修复肠道粘膜,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

三种生猪常见内科病的预防措施

本文介绍了猪养殖中常见的三种疾病:猪胃肠炎,由饲料问题、饲养不当或抗生素滥用引起,症状包括体温升高、腹泻等;消化不良,源于饲料变质或饲养环境不适,表现为食欲减退、呕吐等;肠便秘,常见于母猪围产期,症状包括粪便干硬、腹痛等。预防这些疾病的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饲料质量和清洁饮水,以及做好疾病预防和及时治疗。

6涨17跌!猪价跌势反扑,下跌元凶是有人胡作非为?1月19日猪价

元月猪价先涨后跌,1月19日全国猪价微跌,6涨17跌。猪价下跌被指可能与10个月前母猪存栏过多、供应压力大以及消费市场结构变化有关,如老龄化导致猪肉需求降低、替代品消费增加。部分网友怀疑是规模猪企抬价操作,而屠宰场冷冻猪肉库存压力也是因素之一。大家对这一现象看法不一,欢迎留言讨论。

涨翻了!局地猪价涨至8元线,猪价一路高歌猛进!

2024年1月18日全国外三元猪价涨至14.14元/公斤,内三元和土杂猪价格也有所上涨。猪价在腊八节前后反弹,受市场供应收紧和需求增加影响,猪价普遍上涨,但地区间存在差异。玄田算法预测未来几天猪价走势,1月19日至21日分别预测为13.8983、13.8793和14.0111元/公斤。文章提醒,猪价信息仅供参考,非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