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一夜“破6”!猪价上涨势不可挡,多地单日上涨超4毛!三大利好,接下来又是全线飘红?

截至10月28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突破6元/斤,均价达12.20元/公斤,较10月中旬低点反弹超11%。本轮猪价上涨主要受气温下降带动消费回暖、二次育肥集中入场及供应端阶段性收紧三重因素推动。尽管短期行情反弹,但生猪产能仍处高位,能繁母猪存栏过剩,后续走势取决于腌腊需求兑现与集团场出栏节奏。同时,国际大豆价格大幅波动,巴西对华大豆升水创七年新高,中国转向阿根廷采购并启用储备,叠加杂粕替代技术,缓解饲料成本压力。中美大豆贸易有望重启,或将降低养殖成本。建议养殖户理性应对当前涨势,避免盲目压栏,密切关注供需

10月28日猪价|全线上涨,均价已突破6元!

今日全国生猪收购均价上涨至6.12元/斤,环比上涨0.14元,28个地区全面上扬,无下跌或稳定区域。东北、华北标猪价格突破6元/斤,河南、广东等地出栏价明显上调,市场看涨情绪浓厚。了解最新猪价行情,掌握南北猪价走势动态。

【养猪课堂】母猪小猪有“五怕”,你都知道吗?

本文深入解析母猪与小猪在养殖过程中的五大‘怕’:母猪怕肥、怕便秘、怕饲料过细、怕体温高、怕高温,小猪则怕瘦、怕拉稀、怕饲料过粗、怕体温低、怕低温。结合中西医理论,从生理结构、营养需求和环境管理角度,全面阐述科学养猪的关键要点,帮助养殖场提升生产效率与幼猪成活率。

生猪期货10月27日

本文分析当前生猪市场供需格局:月底集团场供应放缓、出栏均重下降,叠加二育集中补栏支撑,猪价企稳震荡。需求端受气温下降和屠宰企业入库推动边际改善。但二育持续性受限于价格反弹及后期供应延后,四季度供应压力仍存,制约上涨空间。

冬季如何有效提升猪场效益,做好饲养管理很重要!

冬季气温低、干燥,易导致猪群冷应激,降低免疫力,影响生长与繁殖性能。本文详解冬季低温对猪的危害及科学饲养管理策略,包括环境温湿度控制、合理通风、饲料营养调整、分阶段精细化管理和重点疫病防控措施,帮助猪场提升冬季生产效益,减少疾病发生,保障全年养殖收益。

猪价强势“破六”后,消费疲软为涨势蒙上阴影

在二育进场与标肥差扩大的双重推动下,猪价强势上涨,东北地区均价全面“破六”。然而,消费端疲软导致市场承压,短期猪价或以震荡为主。本文深入解析标肥差的季节性规律——春节前后和10月底为全年两个关键低点,揭示肥猪溢价背后的供需逻辑,并结合当前出栏节奏、屠宰需求与区域价差,研判后市行情走势,为养殖户提供出栏与饲养决策参考。

明年上半年猪价会二次探底吗?

2026年上半年生猪市场面临深度亏损与供应过剩双重压力,全国生猪均价跌至12.76元/公斤,养殖户卖一头亏128元。能繁母猪存栏超正常水平,生产效率提升加剧产能过剩,行业或迎‘二次探底’。本文深入分析成本压力、去产能困境及政策与疫病等潜在变数,展望猪价走势与行业复苏路径。

母猪配种“时间表”:从排卵到返情的全程操作流程

本文详细解析母猪排卵时间与配种关键窗口:排卵发生在站立发情开始后26-46小时,卵子存活不超过6小时,精子存活18-24小时。科学安排配种时间(如一天两次检查则推迟半天配种)可显著提高受胎率。通过返情时间判断配种是否过早或过晚,并分析不同阶段返情的可能原因,如卵巢囊肿、饲料霉变、子宫感染等。提供返情母猪的输精处理规则,助力养猪户提升繁殖效率。

猪肉里有激素?央视暗访后曝光真相!医生从不这样吃

面对‘猪肉还能吃吗’的广泛质疑,本文结合国家权威数据与营养学研究,揭示关于猪肉安全与健康的3个真相:国家严格检疫保障猪肉安全,猪肉是优质蛋白和铁元素的重要来源,并解析90%家庭在猪肉选购与烹饪中的常见误区。教你如何通过科学选择、合理摄入和健康做法,安心享受猪肉的营养与美味。

生猪期货10月24日

2025年9月全国生猪均价为11.80元/公斤,环比微涨但区域分化明显。北方猪价偏弱转跌,受二育补栏乏力及屠企需求支撑不足影响;南方猪价继续上涨,消费端略有回暖。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35万头,环比下滑0.2%。规模场出栏量预计增加,出栏体重下降,冻品库容率上升至19.68%。主力合约小幅收跌,短期关注二育情绪与反弹沽空机会,建议观望为主,可考虑反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