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您需要优质的后备种猪吗?这里有!

本文介绍了在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下,2019年中国能繁母猪产能大幅下滑及二元母猪供不应求的情况。正大康地清远农场通过其先进的育种技术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培育并对外销售新二元种猪,以帮助客户提高猪场复产的成功率和生产效率。文章详细描述了新二元种猪的特征、销售政策以及清远农场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的经验,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二育带动猪价持续震荡,后市行情或继续偏弱?

本文分析了当前生猪市场的格局及价格走势,探讨了猪价震荡偏强的原因,包括二育入场、养殖户缩量拉涨以及供应端和需求端的变化。文章还详细介绍了饲料成本波动对养殖的影响,并预测了后期猪价的可能趋势。

重磅!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独家解析讯息:这几条恐引发养猪业大变革!(文件原文见第三条)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关注“三农”工作,强调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文章详细分析了文件对农村环境保护、散养户面临的挑战以及“公司+家庭农场”模式的主流发展方向,并探讨了该模式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通过对政策背景和具体措施的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点和趋势。

国家统计局:2月中旬生猪价格为14.8元/千克,较上期跌1.3%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旬与2月上旬相比,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中,22种产品价格上涨,27种下降,1种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4.8元/千克,较上期下跌1.3%。文章来源于统计局,并由猪博士平台转载,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

生猪高效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本文详细探讨了我国生猪产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系列高效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要点。通过选择适合的品种、优化猪群结构、改善饲养环境、严格疾病防控、优化饲料配方以及运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实现生猪产业的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收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文章还强调了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以提升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水平。

如何有效推进饲料粮减量替代?养殖业节粮潜力有多大?

本文探讨了中国推进养殖业节粮行动的背景和具体措施。随着粮食消费中饲用粮食占比增加,特别是玉米豆粕型饲料配方模式的广泛应用,饲料粮供应日趋紧张。为应对这一挑战,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提出通过提效、开源、优化结构等措施减少饲料粮消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并推动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文章详细介绍了低蛋白日粮技术、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及以草代粮等具体策略及其潜在效益。

猪价上涨背后:是“反转”信号还是“昙花一现”?

本文分析了2月中下旬国内生猪市场的猪价变化,探讨了猪价止跌回升的原因。尽管消费需求低迷,但二次育肥的积极入场支撑了猪价的阶段性反弹。文章详细解释了供需两端的变化,并指出当前猪价上涨主要是由于二育补栏的积极性较高,而非市场基本面的根本改善。

养猪小常识:到底是打针好还是投药好?

本文详细探讨了养猪过程中打针与投药的选择问题,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哪种方法更为合适。文章列举了投药和打针的具体应用场景,并介绍了打针时的一些小技巧,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猪的健康。

揭秘上涨背后!肥标价差引爆供需大战,猪价低点延后显现

2025年2月21日,据中国养猪网监测,全国外三元均价为14.88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04元/公斤,但较上月下跌0.57元/公斤。内三元和土杂猪价格小幅下跌。文章分析了春节前后生猪市场的供需变化及未来走势,指出供应端恢复速度快于需求端,导致短期内猪价快速下跌。使用玄田算法预测未来几天的猪价,并展望2025年的生猪市场,预计供给将稳步增加,猪价震荡下行,但下降幅度可能好于预期。

猪价上涨背后:是“反转”信号还是“昙花一现”?

2月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呈现上涨趋势,尽管春节后通常猪价会下降,但近期猪价出现反弹。分析指出,消费需求萎靡、白条购销冷清以及居民饮食习惯变化等因素抑制了猪肉消费,而二次育肥入场积极性较高则支撑了猪价的阶段性反弹。本文探讨了当前猪价上涨的原因及未来走势,并分析了供需关系对市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