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猪场免疫新革命:无针技术到底值不值得上?

本文探讨了无针免疫技术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变革。与传统针头注射相比,无针免疫技术不仅显著降低了疫苗用量和成本,还提升了生物安全等级,提高了操作效率,并减少了猪群应激反应。文章分析了无针免疫的四大核心优势、三大潜在挑战,并展望了其在未来5年内可能覆盖60%规模化猪场的趋势。通过实例和技术数据的支持,展示了无针免疫技术在保障猪群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方面的巨大潜力。

《育肥场低成本建设指南:5个小细节省下20%预算》 ——养猪户必看的“抠门”实用方案

本文结合江西、山西等地规模化猪场的实战经验,探讨如何通过照明系统优化、栏舍设计创新、通风系统改进、消毒通道建设和防非瘟细节处理等方法,降低育肥场建设成本,提升养殖户的核心竞争力。文章详细介绍了多个具体案例和实用建议,帮助养殖户实现‘基建减法’与‘效益加法’,控制千头育肥场建设成本在70-100万元区间,真正实现‘轻投入、快回报’。

饲料涨价潮下,养猪场如何科学降本增效?这四大策略助你突围!

本文详细分析了新一轮饲料涨价潮对养猪场的影响,并提出通过饲料配方革新、饲喂管理升级、环境与健康管理优化及种群结构改进等措施来降低养猪成本。具体包括高价蛋白替代方案、湿拌料饲喂、功能性添加剂应用、精准环控、免疫与生物安全强化以及杂交优势利用等方面,帮助养猪场应对饲料成本上涨的挑战,保持市场竞争力。

2024年我国进口猪肉减量,2025年或仍下滑

近5年,我国猪肉进口量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国内猪肉供应充足及对外依存度降低。2025年冻品猪肉产品预计增加,可能进一步压低价格并影响进口需求。2024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增加,预示2025年生猪供应和猪肉产量将增加。非洲猪瘟后,国内产能恢复使进口猪肉减少,而猪副产品进口量增加。国产冻品增量和冻品库容率变化将影响进口猪肉的需求,预计2025年进口猪肉总量将继续下滑。

重磅!全国母猪高出正常保有量160万头!母猪去产能还需要6个月?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62万头,连续两个月下降,但仍高于正常保有量。文章分析了养猪业的两大趋势:行业理性化和高饱和度产能,并探讨了这些趋势对猪价的影响及破除内卷的策略。尽管短期内猪价低迷,长期来看,合理调整产能有助于市场健康,具备成本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保温=高成活率?仔猪存活99%的真相!

本文详细介绍了仔猪保温的重要性及一年四季的保温措施,强调了不同季节的特点和相应的保温方法。同时,还提供了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提出了其他预防仔猪腹泻的措施,如加强饲养管理和做好疫苗接种等,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反常!冻品出库与鲜肉价格倒挂!屠企入库意愿增强!下半年价格走势预计先跌后涨?

本文分析了2024年至2025年初国内冻品猪肉市场的变化,包括冻品库存下降、价格波动以及屠宰企业的入库行为。随着原料价格下降,屠宰企业入库意向有所增强,但幅度有限。预计2025年上半年冻品价格将低位徘徊,下半年可能出现先涨后降的趋势。文章还探讨了冻品和鲜品猪肉的供需关系及进口猪肉对市场的影响。

猪价有涨!【明天猪价】2月27日生猪价格早知道!

根据2月25日晚间的猪价信息,今天晚上的猪价整体波动较小,市场情绪较为平稳。各大养殖企业的反馈显示白条猪价格基本维持稳定,其中东北地区的牧原白条出场价格略微上涨,反映出该地区供需紧张。北方地区猪价可能呈现偏强趋势,而西南地区则相对稳定。随着气温回升和春季备栏需求的增加,养殖户应灵活调整出栏和进货策略。

猪价“涨不停”!生猪标肥价差拉大明显,二育到底该不该入场?

文章分析了当前生猪价格上涨的原因,特别是春节后肥猪价格的坚挺表现。通过猪好多数据监测,探讨了标猪与肥猪之间的价差扩大现象及其背后原因,包括养殖端降重出栏、散户减少等。同时,文章详细讨论了养殖户是否应进行二次育肥,并建议关注疫病、饲料价格和政策变化。

全球玉米有效供应降至近30年新低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供需报告,2024/25年度全球玉米库存用量比将降至11年来最低水平。由于中国庞大的玉米库存很少出口,国际市场实际可用的玉米供应接近30年最低。扣除中国库存后,全球玉米库存紧张情况更为明显,尤其是主要出口国如巴西、乌克兰和欧盟的库存也处于历史低位。美国作为头号玉米出口国,库存低于预期,导致投机资金大举押注芝加哥玉米期货。未来需关注美国春播前景、巴西二季玉米收成及中国是否恢复进口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