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2022年1-11月份我国鲜冷冻猪肉进口155.8万吨,同比下降56.0%

2021年1-11月中国进口猪肉及杂碎大幅下降,主要来自西班牙、巴西、丹麦等国。进口量先降后升,进口价格在6月份后反弹。同期,猪肉和活猪出口量增加,种猪进口以美国、丹麦和法国为主。猪博士平台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非投资建议。

猪企12月收入普遍下滑!春节将至,后续猪肉价格走势如何?

1月10日,猪肉板块因春节临近和猪肉价格持续下行而承压,相关概念股下跌。国家发改委发出三级预警,猪肉价格已进入亏损状态。分析师认为,猪价下滑主要由于供给过剩和需求疲软。尽管春节前需求可能有所改善,但因供应充足,猪价上涨幅度有限。2023年,能繁母猪存栏量高位,预计生猪价格可能偏低,养殖盈利水平不高。

猪价暴跌入6元区间!巨头扩张速度放缓,部分猪企开始卖猪场,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3年1月全国生猪价格下跌,部分企业放缓扩张,猪企出售猪场。上市猪企年度出栏数据显示增长,但增速放缓,行业集中度提升但节奏减缓。猪价周期缩短,波动性增加,影响市场供求。预计2023年猪价将略高于2022年,但增速减缓,大型猪企仍可保持盈利,小型养殖主体面临退出风险。猪企需谨慎扩张,母猪补栏情绪谨慎,猪价有望维持平稳。机构分析认为2023年猪价有支撑,养殖业盈利水平仍可期待。

春节消费旺季,猪肉价格不涨反降,究竟发生了啥?

春节前,猪肉价格不涨反降,主要受供应端生猪价格下跌和需求疲软影响。尽管供应量增加,但需求增幅较小,导致猪价下行。规模养殖场提前出栏,屠宰量提升,但由于终端消费尚未完全释放,猪价仍低位盘整。市场供需双增,但价差明显,消费者感受猪肉价格偏贵。解决中间环节价差问题,是行业需要关注的焦点。

1月14日猪价飘红!春节即将来袭,零星地区迎来修复性上涨

2023年1月14日,北方和南方传统小年,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下跌,北方猪价东北止跌转涨,华北上涨,西北探底,南方则华中、华东下跌,华南涨势但海南下跌,西南除重庆外下跌。猪粮比显示养殖户亏损,养猪户预期小年猪价走势未达预期,市场供给偏松,预计明日猪价或将小幅上行。

重磅!国家出手了!屠宰需求明显增加,加大采购入库力度,节前猪价回升有望?

国家发改委建议大型生猪屠宰企业增加商业库存以提振市场需求,应对近期生猪价格低位。多地采取措施促进消费,市场活跃度逐渐复苏。猪肉价格下跌,发改委释放稳价信号,预计生猪价格将逐步回升至合理水平。专家强调扩大内需战略,释放消费潜能,服务供给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官方 救 市来了?消费旺季,猪价却罕见下跌,这是为何?

2022年猪价呈现异常波动,淡季价格上涨而旺季下跌。发改委建议屠企增加库存以提振市场,但随着春节临近,屠宰量显著增加,尤其是北方地区。尽管消费需求提升,但由于供应充足和肥猪过年预期,猪价短期内面临压力,预计年后价格走势偏弱。

2022年全年CPI同比增长2%!猪价仍然是拖累项

新年伊始,猪肉价格一路走低,进入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导致CPI低于预期。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采取调控措施稳价。分析师预测,随着疫情防控放开和经济活动修复,CPI可能呈V型走势,PPI有望触底回升,但仍受国际油价和内需外需因素影响。

春节档”难稳生猪价格,价格将难回高位?

自今年1月份以来,全国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主要由于供应量超出需求。猪价波动率在2022年显著增加,尤其在非洲猪瘟后。养殖上市公司警告称,猪价波动对业绩有重大影响。1月份猪价预计保持偏弱态势,受集团出栏计划、消费端需求及市场供应充足等因素影响。市场人士预计新猪周期可能开始,企业需提升精细化管理和运营水平以应对周期风险,养殖端需优化产能、降低成本以增强竞争力。

猪气喘病 猪肺疫 感染

文章讲述了猪群在天气转凉时由于防寒保暖不当,引发猪气喘病并混合感染猪肺疫的情况。病猪主要症状为咳嗽、发烧、呼吸困难,肺部出现对称性实变。防治建议包括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全面治疗、加强饲养管理、疫苗接种、消毒及使用抗生素如恩诺沙星、泰乐菌素等进行治疗。同时,文章推荐使用黄芪增强免疫力和饲料中添加特效呼吸道组合药物,以预防和治疗多种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