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全国大范围降温天气将有利于下游猪肉需求持续改善

随着全国大范围降温,猪肉需求市场逐渐活跃,尤其在四季度季节性特征显现。尽管11月份生猪供应压力提前释放,但养殖端的挺价情绪和调整策略使得供给过剩压力有所缓解。综合来看,未来几天各地生猪价格预计将偏强上涨。

全球沦陷!新增近15国爆发“非瘟”!猪价要变天!腌腊启动,接下来全面飘红!

本文探讨了自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养猪业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详细分析了疫情对养殖户的经济损失、行业格局的重塑以及散户大量退出市场的现象。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近期腌腊需求启动对生猪市场的潜在支撑作用,以及未来猪价走势和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养猪业需坚定信心,把握机遇,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生猪行情走势短评:下游市场跟进有限,全国猪价多数回调

2024年11月26日,根据新牧网监测数据,全国生猪均价为8.30元/斤,较昨日下跌0.06元/斤。各地猪价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主要受下游市场需求有限、屠企采购难度增加等因素影响。东北、华北及西北、华中、华东地区的猪价普遍下调,而西南和华南地区相对稳定。建议养殖企业保持正常出栏节奏,坚定信心。

猪价“推手”已在路上?实探一线腌腊启动情况:业内预计12月中上旬迎高峰

文章详细分析了2023年生猪行情在三季度高点后持续回落的背景下,南方地区腌腊季节启动较晚、需求偏弱的情况。尽管气温逐渐降低和传统旺季的到来有望提振猪价,但供应端的压力,特别是大型猪企为完成年度出栏目标而增加供应,可能对猪价形成下行压力。文章还探讨了腌腊需求对猪价的影响以及春节期间猪价走势的不确定性,并引用了多位业内专家的观点。

看涨情绪升温,猪价“越涨越猛”?

11月底寒潮天气来袭,全国多地出现大范围雨雪降温,影响生猪市场购销格局。受此影响,猪价底部支撑增强,短期内或将呈现趋势性上涨。寒潮导致养殖端出栏受限,消费需求回升,尤其是腌腊季节的到来,进一步推动猪价走高。同时,养殖端看涨情绪升温,部分企业有控量拉涨心态。预计未来几天猪价将持续上涨,但需警惕月底出栏变化带来的风险。

市场基本面较好,短期内猪价将以震荡走高为主?

11月生猪市场呈现先跌后涨的走势,中上旬由于供应压力集中释放和消费支撑低迷,猪价重心破位下跌。进入下旬,随着冷空气的影响和消费支撑回升,猪价底部支撑转强,尤其是腌腊现象的出现带动了猪价上涨。尽管本月集团猪企出栏计划增加,但阶段性利好因素使得猪价趋势偏强,预计短期内猪价将以震荡走高为主,需关注集团猪企的出栏节奏。

为什么会出现母猪奶水不足?

本文探讨了母猪奶水不足对仔猪成长及猪场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包括生物学、营养和管理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如优化营养供给、改善环境管理和加强健康监控,以帮助养猪业应对这一常见问题。文章来源于PSY应用研究院,作者武旭浩。

农业农村部:10月份全国中大猪存栏量同比下降3.2 全国新生仔猪数量环比下降0.1%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0月份全国生猪出栏同比下降1.6%,但连续2个月环比增长。生猪平均价格每公斤18.25元,同比上涨14.8%,但已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10月份出栏一头生猪平均盈利412元,1~10月头均盈利204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78元。11月第2周,生猪平均价格回落至每公斤17.4元,养殖头均盈利约300元,仍处于正常水平。10月份5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量同比下降3.2%,预示未来2~3个月的生猪上市量将减少。三季度末以来,养殖场(户)提前减少母猪配种和加大弱仔猪淘汰力度,新生仔猪数量由增转降。

8种原因导致肥猪采食下降,你家猪是不是也中招了?

本文详细分析了导致育肥猪采食量下降的多种原因,包括饲料的适口性、营养成分(如粗纤维、盐分、氨基酸等)、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以及疾病和管理措施的影响。同时,文章提供了有效的防御措施,如添加脱霉剂、益生菌、苏打粉和中草药,以及改善环境和使用抗应激药物等,帮助养猪户解决这一问题,确保猪群健康和生长。

生猪价格起底回升趋势明朗 虽总体涨幅不大但存继续向上动力

本文分析了近期生猪价格触底反弹的趋势,指出北方地区生猪价格已站稳16元/公斤,南方局部地区突破18元/公斤。虽然整体涨幅不大,但中大猪存栏减少和寒潮带来的消费需求增加,为生猪价格提供了支撑。尽管养殖端对四季度行情持谨慎态度,但随着南方腊肉制作的开启,终端需求有望进一步提振生猪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