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猪价高点在10月?仔猪价涨了又跌?是图谋还是行情?

春节后猪价回归正常,养猪大佬预测今年猪价高点可能在10月,低点在4月。仔猪价经历上涨后下跌,主要受市场供应充足、成本压力和养殖户补栏谨慎等因素影响。预计2024年仔猪价格保持在400元/头以上,但涨幅不会太大,养殖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猛烈!猪价强势上涨,连创新高!二育入场引发市场讨论,是机遇还是挑战?”

国内生猪价格近期上涨,主要是由于二育入场和养殖端的乐观预期,但消费淡季和供应过剩限制了持续上涨。尽管有政策调整支持,市场仍需关注消费疲软、二次育肥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根据市场动态调整生产策略,避免盲目追高。

农业农村部: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调整为3900万头!还需去化产能479万头!

农业农村部发布修订后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将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4100万头调整至3900万头,旨在适应行业新情况和稳产保供。方案强调监测预警、责任落实及市场预期管理,预计会引导行业产能调整,缓解过剩压力。猪企代表认为3900万头标准可能过高,建议进一步下调以适应市场变化。

二育“熄火”、大场增量!5年资本疯狂养猪已落幕?央行行长:将约束产能过剩行业融资供给

自非洲猪瘟以来,资本涌入生猪养殖业,导致产能过剩。央行行长潘功胜的言论可能限制产能过剩行业融资,特别是对养猪业。目前,官方将生猪养殖视为产能过剩行业,强调调减产能而非保供给。同时,市场关注二次育肥热点提升和猪肉价格反弹,未来行情预计先降后小涨,受供应和需求因素影响。

猪价“一个关键利好”?上涨大局已定!

国内生猪市场猪价高位回落,受二育积极性弱、饲料成本反弹、消费支撑不足及冻品库存压力等因素影响。然而,二次育肥热情升温,若能因关键因素触发,可能带动猪价上涨。3月11日市场可能出现南北分化,北方可能反弹,南方震荡下行。猪价预计进入‘磨底’阶段,可能出现跌涨调整,但短期内涨幅有限。

怎样管理养猪场和奶牛场

本文详细介绍了管理养猪场和奶牛场的关键要点,包括饲料选择与配制、疾病预防与控制、环境卫生维护、科学繁殖育种以及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通过综合考虑这些方面,可以提升养殖效益,确保动物健康,同时适应行业动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猪价陡然变脸,北方行情“齐上扬”,上涨逻辑找到!3月11日猪价

3月11日,全国猪价止跌回暖,北方行情齐上扬,主要受大厂拉涨影响。然而,南方市场生猪供应宽松,消费跟进不畅,肥猪需求疲软,预计中小标猪报价上涨但大肥价格可能下降。短期内市场或在14-14.5元/公斤震荡,养猪人需关注消费动态及猪企采购行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最新版生猪调控文件对猪周期的改变与积极意图

本文分析了猪周期的历史规律,指出周期时间可能因为机构化养殖和地方政府调控而拉长。新版生猪产能调控方案表明,政策更加尊重市场,行政干预减少,有助于猪周期的规律运行。虽然猪价走势复杂,但新的调控措施为观察市场动态和猪价周期提供了窗口,提醒投资者注意周期性影响及投资决策需谨慎。

猪饲料中毒或药物中毒的抢救

本文介绍了养猪过程中猪出现中毒时的紧急抢救措施,主要包括饲料中毒、药物中毒和食盐中毒的成因及相应的抢救方法,如催吐、洗胃、使用泻药、放血和应用解毒剂。通过这些措施,旨在帮助养猪户在遇到猪中毒情况时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减少经济损失。

猪病毒性腹泻发病症状有哪些?这三种病原的危害最严重

冬季是猪病毒性腹泻病高发期,主要由TGEV、PEDV和PoRV引起。病猪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和脱水,对仔猪威胁尤其大,死亡率高。防治措施包括科学饲养、加强营养、严格检疫、消毒和免疫接种,以及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