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市场阶段性回暖 生猪仔猪价格大幅攀升

全国外三元猪价上涨,受冷空气影响消费市场需求提升,北方地区涨幅明显。由于饲料成本下降和养殖端信心增强,猪价看涨,预计短期内将继续上涨。同时,生猪养殖行业面临资金紧张和去产能压力,但随着景气度改善,相关个股如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等被推荐。本文分析了市场动态和投资建议,旨在提供养猪业参考,非投资指导。

猪价重回“7元”,官方释放2大重要信号,这回是不是要开涨了?

近期生猪市场经历震荡,猪价上涨多跌少,重心回升。然而,猪价压力依然大,产能高、供应过剩与冻品库存问题未解,且市场情绪的反转可能并非实质性反转。消费动力虽强,但消费倾向性明显,旅游等体验性消费增长快,菜篮子消费增长缓慢。春节备货提振有限,猪价上涨空间受限,年后惯性下跌和供需差距依旧严峻。猪价上涨还需观察消费变化和其他市场因素。

为什么猪再冬季长得慢

这篇文章讨论了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关于农户养猪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不合理的一次性断奶、补料时机与方法、环境适应、粗放式管理、防疫与去势时间安排不合理,以及疾病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强调了饲养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逐步断奶、及时补料、提供良好环境、科学的防疫和去势计划,以确保仔猪健康快速成长。

2024年猪价将涨50%?仔猪两周涨价15% 一头可卖500元 养户:春节后可能还会涨

新一轮寒潮导致全国气温骤降,全国多地外三元生猪价格回升,尤其是山东涨幅明显。仔猪价格早于生猪回暖,部分猪场表示年后可能继续涨价。大型猪企和上市公司也计划在春节前采购仔猪。尽管不同地区仔猪价格差异较大,但业内专家认为2024年猪价可能因供需面好转而回暖,预计下半年猪价有上涨空间。

5涨18跌!猪价“雷霆变脸”,下跌逻辑找到,仍有趋势上涨的预期?

2024年1月25日,国内生猪市场猪价结束连涨,转为震荡走低,受养殖端出栏增加、饲料成本下降、消费提振缓慢及白条价格压力等因素影响。预计春节前猪价反弹受限,但生鲜猪肉需求可能拉高价格,1月底2月初或有高点,预估生猪均价在14.5~15元/公斤。

屠企压不住,猪价下跌“一日游”,“航天猪”来袭?1月26日猪价

1月中旬,猪价触底反弹,受情绪和天气影响,呈现破位上涨。虽然昨日短暂下调,但春节临近提振消费,养殖端看涨情绪强,猪价逆势上涨。全国外三元瘦肉型生猪价格在1月26日上涨,北方市场普遍走强,南方以震荡为主。猪价上涨逻辑包括供应压力减轻和需求复苏。然而,冷库猪肉和消费不确定性限制猪价反弹空间,预计短期猪价偏强但反弹幅度有限。

农产品 | 美豆出口不济引发大跌 国内豆粕跟随

白糖市场关注泰国和巴西产量变化,郑糖维持震荡偏多思路。鸡蛋价格因市场供应压力大和需求转弱继续探底。玉米国内供应充足,需求疲软,短期震荡偏弱。豆粕受美豆出口不振和国内需求提升影响,震荡偏弱。棕榈油因产地产量和出口数据波动,与豆菜油相比表现较强。生猪市场全国涨价情绪高涨,猪价预期反弹但空间有限,建议关注震荡走势。

今天,海关总署对外发布通知,俄罗斯猪肉进入中国

中国海关总署宣布允许俄罗斯符合要求的猪肉进口,包括冰鲜或冷冻猪产品,需来自在俄的经过认可的生产企业。进口猪肉需满足检疫、包装等规定。这将加剧国内猪肉市场的竞争,推动品质提升,并带动俄罗斯出口增长。未来,中俄将在更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母猪产前不食症的防控措施

母猪产前不食症是一种妊娠期母猪的饮食障碍疾病,常见于妊娠末期。病因包括营养供给不全面、饲料变质、运动不足导致便秘、死胎影响、内分泌紊乱和应激反应等。临床症状包括食欲减退、体温降低、消化系统问题等。治疗方法涉及抗菌预防、保胎安胎药物注射,以及针对感冒引发的治疗。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强化防疫、改善饲养管理、保证饲料品质、优化饮水条件、维护栏舍环境和减少应激等。常规药物预防也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育肥猪是用浓缩料好,还是全价料好?哪个能让猪群生长速度更快?

无论育肥猪使用浓缩料还是全价料,其生长速度影响不大,关键在于原料清洁、营养均衡。全价料包含料精、玉米和豆粕,而浓缩料缺少玉米需自行添加。浓缩料成本较低,使用自家玉米更实在;全价料省去原料采购,饲料厂质量检测严格,有利于猪场生物安全。猪场应根据原料成本、人工、原料清洁度和生物安全等因素选择饲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