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猪场碰见猪传染性胃肠炎,怎么办?养殖户们该如何分辨? 

这篇文章介绍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症状,包括突然呕吐、水样腹泻、体重下降和精神萎靡。猪只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如仔猪的严重症状和成年猪的食欲减退。文章还详细描述了疾病的流行季节、传播特点和病理变化。目前没有特效药物,预防是关键,可通过隔离、消毒和疫苗接种来控制疾病。

“两连涨”!上涨区域加大,猪价能否“重回涨势”?

2023年10月7日全国外三元猪价上涨0.03元/公斤,内三元上涨0.02元/公斤,土杂猪下跌0.04元/公斤。玄田算法预测10月8日至10日猪价有所波动,10月8日预测为15.7161元/公斤,后期预计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猪价可能呈现理性回调。文章数据来源于中国养猪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兽药切勿图便宜,了解兽药行业的一些事实,改变用药观念很重要!

兽药国标化后,市场面临诸多挑战,如低价竞争、大复方制剂的滥用、辅料质量的重要性被忽视。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等药物的原料差异影响药效,饲料添加剂被误用为治疗药物,导致不良后果。兽药行业呼唤高质量产品和合理定价,以提升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安全性。

什么原因会导致猪出现皮下出血点?多与这6种猪病有关!

在养猪生产中,猪出现皮下出血点可能由霉菌毒素中毒、过敏反应、猪附红细胞体病、猪瘟、伪狂犬和猪链球菌病等疾病引起。文章详细介绍了各种疾病的症状、防治方法,如使用脱霉剂、免疫接种、抗菌药物治疗等。确保饲料管理、疫苗防疫和及时诊断治疗是关键。

降价潮来袭!10月8日猪价“大变脸”,何时迎来上涨拐点?

本文描述了生猪价格在节后呈现弱势稳定,全国多地价格下跌,尤其是北方和华东地区。华北和西北的猪价下跌明显,南方华中和华南地区波动较小,而西南地区则有上涨。猪价下跌原因主要是节后需求减弱,消费下滑,屠企压价,以及养殖出栏加快和冷冻猪肉投放导致供给宽松。预计随着气温下降,10月中下旬猪肉消费有望改善,猪价可能有所上涨。

规模化猪场用药的7个误区,你知道几个?

该篇文章探讨了在猪场规模化养殖中,养殖户常忽视的管理问题,包括基建中的水泥地面处理、人员配备与素质、抗生素使用误区、药物疗程与更换、合理用药量、药效搭配以及对原粉滥用的警示。文章强调遵循科学养殖原则,提高管理水平以降低猪场损失。

什么样的人最合适养猪?有这4大特质!

本文讲述了养猪行业的一些关键要素,包括懂得节约成本,精打细算以控制成本,寻求当地大公司合作以分摊风险,强调吃苦耐劳、尤其是对女性养猪者的考量,以及资金充足、抵御市场波动的重要性。此外,文中还提到要有正确的致富心态,如避免暴富心理,注重细节管理,因为细节在养猪业中的影响不容忽视。

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危害?

本文探讨了猪免疫抑制性疾病产生的原因,包括病原微生物、营养、应激、药物和理化因素的影响。猪免疫抑制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疫苗免疫失败和猪群抗病力下降,容易引发混合感染和经济损失。规模化猪场应重视免疫抑制的防控,转向营养和免疫保健,以保障猪群健康和猪场的可持续发展。

重磅!农业农村部再提调整能繁母猪保有量,对全国18万家规模场监测

农业农村部在2023年9月答复中强调了对规模化养殖场的政策支持,包括提高规模化养殖的疫病防控能力、通过宏观调控稳定猪周期市场、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这些举措旨在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平抑猪价波动,降低周期性影响,并鼓励适度规模养殖。

兽药知识 | 小心药物使用的抗药性管理,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本文讲述了药物合理使用的四个原则:1.严格按照兽医处方和规定使用,避免滥用,选择高效低毒药物;2.注意药物轮换和联合使用,防止抗药性;3.通过健康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预防疾病,降低药物依赖;4.正确给药,提高药物利用效率。这些原则对于养猪业的药物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