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蚊蝇成为非瘟传播的帮凶?死猪不一定就是非洲猪瘟!

自2018年非洲猪瘟暴发以来,疫情在中国南北地区不断蔓延,猪瘟防控的关键在于生物安全。尽管蚊蝇一度被认为可能传播病毒,但专家强调病毒传播主要靠媒介。养猪人在面对猪只疾病时,需要冷静判断,如非瘟确诊,不应盲目清栏,因为猪瘟等疾病也有高死亡率。猪瘟疫情虽然带来了灾难,但也促使养猪业洗牌,为有准备的从业者提供了机遇。养猪行业的付出与风险,催生了行业内的等级分化。

屡次中招?猪蓝耳病防控的6大错误,您了解吗?

在中国过去的20年里,蓝耳病的防控过程中存在诸多误区和挑战。从初次传入缺乏有效措施,导致其悄无声息扩散,到对蓝耳病的认识不足引发不当使用灭活苗,自家苗滥用带来的问题,以及被动的防控策略。防控蓝耳病需要主动进行疫苗免疫、血清净化和生物安全措施,同时,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争议也影响了防控效果。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是减少经济损失的关键。

科学养猪闯出一片天

本文讲述了山西省高平市的生猪养殖专家胡凯,历经挫折后坚持生态、安全养殖,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建设,使山西凯永养殖有限公司成为集育种、养殖、屠宰、销售于一体的生猪产业巨头,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带动当地经济和农业发展。胡凯以10%的集团利润投入研发,致力于企业长远发展和创新,获得了多项荣誉。

8天上涨3毛9,猪价筑底回升,8月要涨入“8字头”?7月24日猪价!

7月国内生猪价格出现波动上涨,猪价筑底回升。随着养殖端挺价情绪、政府收储、市场供应减少以及消费复苏等因素,猪价有望震荡走高。然而,高温、冷冻猪肉库存、消费提振预期偏弱等因素限制了上涨幅度,预计8月份猪价将有上涨趋势,但难涨入‘8字头’,将在震荡中逐步接近8元/公斤。

屠宰收猪难度有所上升 猪价小幅上扬

本文概述了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动态,包括美豆和豆油因天气预报分歧而高位震荡,油脂市场因天气和多头平仓调整而调整,棉花受中国需求提振,白糖和白糖期货因季节性和基本面因素而走势纠结,生猪价格受供需影响小幅上扬,玉米受陈稻拍卖传闻和下游需求影响承压,苹果和花生则因销售和市场供应而下跌。建议投资者短线、偏多波段操作为主,注意市场动态和风险控制。

猪价全面大涨!7月下旬:中央收储调控!300斤大猪紧缺!最新上涨通知!

近期,国内生猪市场因疫病风险和官方收储政策,猪价维持在7元/斤水平,养殖户面临亏损。尽管7月标猪出栏可能减少,预期猪价上涨,但实际市场波动不大,消费支撑与屠企开工率表现一般。随着养殖端捂栏扛价和发改委的收储措施,猪价有望在7月下旬进入恢复性上涨周期。随着8月暑期旅游消费的提振,肉类消费预期改善,为猪价上涨提供支持。

猪得了非洲猪瘟后传染的快吗?剩下的猪还能养吗?

本文介绍了非洲猪瘟的发病症状,包括急性发病形式和前兆,以及病毒的存活时间和对环境的敏感性。指出一旦发现猪群有疑似症状,应立即隔离并上报,采取消毒措施,无症状死亡的生猪需专业处理以防止疫情扩大。同时,提到使用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来增强猪的免疫力,以预防非洲猪瘟。

陈焕春:当前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四个关键

在史记育种高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讨论了当前我国猪病防控策略,强调了非洲猪瘟防控中的四个关键:限制在家猪内、野猪管理与无害化处理、生物安全与疫苗免疫的结合以及诊断技术升级。他还提到国际上对基因缺失疫苗的研究进展,以及团队在生物小分子预防非洲猪瘟方面的研究进展。陈焕春指出,预防和早期感染控制是关键,疫苗和饲料添加剂的有效性建立在这两个基础上。

生猪期货高开高走 反弹行情能否持续?

国内商品市场周一涨多跌少,生猪期货全线走高,受养殖端惜售及基本面因素影响,生猪现货价格上涨。尽管消费淡季中,猪肉消费有边际好转迹象,但长期看市场供应仍充裕,产能去化不理想限制了猪价上涨空间。未来猪价上升通道关键在于产能去化进程,目前市场预计将在年底旺季需求提振下出现季节性反弹,但反弹高度受限于供应压力。

“航天猪”来袭!猪价升温“9连涨”,上涨逻辑找到!7月25日猪价

7月猪价呈现‘9连涨’,受屠企提价、标肥价差倒挂、肥猪紧缺和供应不足等因素影响。虽然市场信心增强,但猪价上涨压力仍存,产能释放进程缓慢、区域价差扩大、伏天风险以及集团化猪企出栏减少等因素可能导致回调。整体上,猪价进入上升趋势,但存在波动可能。对于7月25日的猪价和后续走势,看法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