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规模化养猪场猪肢蹄软弱综合征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

中国猪病网报道,规模猪场常见的猪肢蹄软弱综合征主要影响高度选育的瘦肉型猪,由遗传、生产繁殖应激、营养不足、地面条件和管理不当等因素引发。症状包括肢势异常、关节炎等,诊断可通过特定特征和饲料分析。防治措施包括选育抗性品种、优化饲料配方、改善圈舍环境和增加运动,以及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

仔猪死亡率高达80%以上!猪弓形体病的分析与治疗

本文介绍了弓形虫病,一种人畜共患病,尤其在猪群中重要,首次报道于1952年。文章详细讲述了病原体弓形虫的生命周期、传播途径、我国的发病历史、不同类型的流行情况,包括暴发性、急性、零星散发和隐性感染。症状包括高热、呼吸困难、出血性紫斑、神经症状等,并讨论了剖检变化和治疗方案,目前以磺胺制剂为主。请注意,内容仅供参考,非投资建议。

猪价上涨“酝酿”中!节日大涨能否实现?警惕3个风险!

在中秋假期前7天,国内生猪市场猪价出现‘旺季不旺’现象,价格持续下跌。规模猪场可能影响猪价,双节期间的大量出栏和二次育肥出栏节奏可能导致供应压力。尽管消费预期较高,但实际消费可能不及预期,影响猪价上涨。然而,随着屠宰场备货需求增强,市场看涨情绪转强,加上养殖端惜售情绪,猪价可能在短期内筑底上涨。未来1-3日,猪价重心有望回升,但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消费跟进。

蓝耳病是仔猪杀手?保育舍死淘率高多和蓝耳病有关

本文讲述了蓝耳病对养猪业的影响,特别是对仔猪健康和保育舍稳定性的影响。蓝耳病可导致仔猪出现各种症状,母猪的免疫抑制性因素如蓝耳病、圆环病毒等会增加继发感染的风险。防治要点包括添加益生菌增强母猪免疫力、在饲料中添加爱乐新稳定蓝耳病、合理管理初乳提供母源抗体、优化疫苗免疫时间、加强保育舍消毒等,以确保猪场的健康和稳定。

全面了解猪驱虫:教你怎样合理制定猪场驱虫计划?

文章详细介绍了猪寄生虫病的种类、危害和防治策略,重点关注对生猪生产及人体健康影响严重的寄生虫,如弓形虫和艾美尔球虫。文章强调了制定驱虫计划应考虑寄生虫的生活史、传播途径、寄主健康状况及药物敏感性,并给出了不同养殖模式下的驱虫计划示例。同时,提供了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及其作用,提醒猪农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防治措施。

饲料如何保存、预防霉变?不能忽略的饲料存放注意事项!

本文详细阐述了霉菌毒素对养殖业的威胁,尤其是在饲料中常见的几种毒素及其影响。强调了选择优质饲料原料、正确保存饲料、定期清理料槽的重要性,以及处理霉变饲料的正确方法。同时,提醒养殖户关注饲料质量和生产日期,以维护猪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为什么母猪会出现眼屎、泪斑?如何对症治疗?

猪眼屎和泪斑的出现是体内毒素过量,影响猪只生长与免疫力。文章列举了三种毒素来源:霉菌毒素导致免疫力下降,血液毒素造成出血斑,抗生素毒素对肝肾有负担。针对不同类型的毒素,文章提供了饲料添加物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在饲料中添加葡萄糖、维生素C、脱霉剂等,以及针对严重情况的注射和口服药物。这些措施旨在排毒解毒,改善猪只健康。请注意,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猪粪中充满血液、黏液是怎么回事?这些治疗药物,你都知道吗?

猪痢疾是一种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形式出现,主要症状为腹泻,可伴有血液和黏液。治疗常用痢菌净、洁霉素、泰乐菌素等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需遵循兽医指导。预防与治疗用量不同,本文旨在提供参考,实际用药请咨询专业兽医师。

9月末,猪价或将以止跌上涨为主,大概率不会涨破9元/斤?

9月猪价走势以横盘下挫为主,受生猪供应宽松和需求有限影响,价格重心下移。北方多地猪价跌至16元/公斤以下,但北方市场逐渐止跌上涨,南方市场尤其是西南地区延续窄幅偏弱。养殖端出栏情绪谨慎,农户惜售,屠企收猪难度减小。随着双节临近,需求有望改善,部分屠企有节前备货计划,市场出现上涨信号。

09月22日猪评:双节利好兑现?生猪备货开始,猪价能否持续上涨?

2023年09月22日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外三元生猪价格涨至16.26元/公斤,较前一天上涨0.01元/公斤,但整体环比下跌5.08%,同比跌幅32.73%。玄田算法预测未来猪价波动,09月23日至25日分别预估为16.2262、16.2076和16.1993元/公斤。全国猪价走势方面,华中、华北、华南上涨,华华东、西北、西南下跌,受节日需求提升影响,猪价有望小幅上涨,但上涨空间有限,建议适时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