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国家发改委:养殖端拉涨动力不足,猪价仍有回落可能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报告显示,全国猪料比价持稳,但猪价近期下跌后反弹,预计下周可能继续回落。生猪期货价格大幅下跌,反映了市场对供应过剩和消费淡季的担忧。农业专家朱增勇指出,今年上半年猪价低迷的主要原因是供大于求,随着压栏大猪出栏和活重下降,预计6月底猪价将接近养殖成本线并有望重回盈利阶段。

猪价上涨,只是时间问题!微利时代或成为猪市发展的主要趋势

5月底猪价短暂走强,但受制于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上涨乏力。生猪产能过剩,去化缓慢,而消费者的收入下滑、人口老龄化及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导致需求疲软。头部企业尝试产业延伸,预制菜市场前景看好但需时间发展。同时,养殖成本上升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长期来看,猪市将面临恢复缓慢,进入微利时代的局面。

警惕!猪价连续两天飘红,押宝7-8月或成“坑”,今年或是盈亏平衡年

全国猪价稳步回升,受二次育肥和市场预期影响,近期短暂上涨。但夏季消费淡季可能导致压栏风险,政策建议养殖场户顺时出栏,避免过度压栏。多家上市公司对下半年猪价持乐观态度,预计价格将逐步走高,但季节性因素和行业成本线影响下,波动性存在。

“仔猪不降,猪价没好”!什么逻辑?2023年6月1日全国生猪行情

本文探讨了6月1日国内生猪市场的行情,价格维持底部,育肥亏损严重,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育肥均出现亏损。猪价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弱稳态势,高价地区如川渝、江浙等地报价下跌,低价地区如黑吉辽、云贵等地也维持低位。市场消费疲软,淡季影响需求,猪价缺乏实质性提振。虽然仔猪价格较高,但由于母猪存栏去化缓慢,猪周期下行趋势仍在,猪价难有好转。观点认为,除非仔猪价格下降,猪周期上行才能有望。读者可对此观点发表见解。

麦价“冲天大涨”,玉米反受其伤,猪价底部“静止”,发生了啥?

本文分析了国内农产品市场的新变化,其中小麦价格因新麦质量下降和企业补库需求剧增而“冲天大涨”,而玉米因芽麦增加、饲料需求减弱而受到影响,表现为购销两弱。生猪市场则由于养殖惜售和消费低迷,猪价处于底部“静止”。短期内,各农产品价格走势各异,但中长期趋势各有特点:小麦价格看涨,玉米在底部但有支撑,猪价弱势调整。

猪场常见的7种腹泻病,对症治疗能解决!

本文介绍了仔猪常见的几种肠道疾病,包括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白痢和黄痢,C型魏氏梭菌导致的红痢,沙门氏菌病(副伤寒)的腹泻症状,猪痢疾的血便与大肠病变,猪流行性腹泻的季节性流行和呕吐,以及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高病死率。针对这些疾病,文章提供了相应的治疗药物和预防措施。

猪口蹄疫处理的“三步走”原则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口蹄疫在养猪场中的临床表现,包括高热、水泡、蹄部病变等,并强调了有效防控口蹄疫的关键,如保持猪舍环境适宜、紧急疫苗接种、增强猪群免疫力、疫苗接种应激处理以及在发生疫情时的快速隔离、消毒和扑杀措施。

非瘟亚单位疫苗有望在2023年内上市

非瘟疫苗研发进展迅速,尤其是亚单位疫苗有望在2023年内上市。国内技术路径包括灭活、亚单位和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在中科院指导下由多个单位合作研发,具有结构病毒学和免疫学突破、纳米颗粒技术等优势,显示出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关注中科合作的国药、中牧、金宇等企业的标准化产品差异及新兽药证书发放。市场预期非瘟疫苗将带来巨大市场空间,初期毛利率较高,生产成本有望随技术成熟而下降。

【搜猪快报】5月22日至28日猪肉零售价格略有下降 多家饲料企业下调价格

本周,猪肉市场价格略有下降,供应宽松导致零售价格环比下降0.3%。猪肉股出现反弹,尤其是傲农生物涨幅超过6%。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微降,猪肉批发价格下降0.8%。粮食进口方面,我国1-4月进口量增长0.47%,但4月玉米进口量减少。同时,新希望等饲企宣布饲料价格下调100元/吨,反映了原料价格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