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如何鉴别猪场常见皮肤病?几种方法要知道

本文介绍了猪常见的几种皮肤病,包括猪湿疹(由潮湿环境引起,可用氯化钙、维生素A等治疗)、皮炎(由刺激因素如阴暗潮湿或消化不良引起,保持清洁和使用药物治疗)、玫瑰糠疹(遗传性疾病,持续4周后自愈,注意卫生)以及猪疥癣(严重寄生虫病,需杀虫并注意环境卫生)。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建议和预防措施。

预计2024年中国进口猪肉量将达到2.32百万吨,养猪人的出路在哪里?

本文探讨了我国历年猪肉进出口情况,尤其是在2023年恢复俄罗斯和比利时猪肉进口后的影响。尽管进口量占出栏量比例较小,但引发了关于猪价波动的担忧。文章强调了降本增效、提高生产效率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只有通过自身实力的提升,才能应对进口猪肉压力和猪价低迷的挑战。

瑞安市农业农村局叶蔚副局长赴陶山镇等调研生猪产业情况

瑞安市农业农村局叶蔚副局长近日走访8个畜牧业重点镇街,调研生猪养殖情况,强调食品安全和防疫安全,要求加强生猪产地检疫、摸清散户存栏、解决卖猪难题、整治违章建筑,并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此次调研旨在部署2024年牧业工作,确保一季度工作顺利开局。

3月14日,猪价“雷霆变脸”,行情止步“3连涨”,要报复性下跌?

3月猪价在逐步回升后受消费淡季影响,屠企毛白价差收窄,市场情绪复杂。全国猪价止步于‘3连涨’,东北、华北等地猪价回落,华南上涨。养殖端挺价心态松动,购销格局转变,猪肉需求疲软导致终端市场走货差。短期猪价预计震荡下行,但养殖端挺价和肥猪供应不足等因素可能抑制大幅下跌。未来或有反弹,市场将呈现阶段性高频震荡。

危害极大,猪丹毒该如何防治?

猪丹毒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猪丹毒杆菌引起,主要通过病猪和带菌猪传播,夏季发病率高。症状包括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其中急性败血型死亡率高。预防猪丹毒的关键是接种疫苗,仔猪断奶后需注射,并避免抗生素影响。药物治疗方面,抗生素如青霉素、土霉素和四环素有效,严重病例可配合葡萄糖和维生素C静注以巩固疗效。

母猪便秘不要发愁,这个办法实用有效

本文介绍了夏季母猪易出现便秘问题的原因,包括缺乏运动、饲料管理不当、疾病影响和饮水不足。为避免母猪便秘,建议采取措施如大圈饲养增加运动、保持饲料营养平衡、免疫基础疫苗、确保充足饮水、控制原料质量,以及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和杜仲叶提取物以改善母猪健康,降低热应激。

仔猪腹泻率减少30%!养猪20年的老王用的这个方法

本文探讨了秋季仔猪腹泻的常见性、原因和预防措施。仔猪腹泻易导致高死亡率,主要因消化系统发育不全、免疫缺乏和多种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发。预防措施包括加强保温、确保仔猪吃好初乳、控制采食量、提前教槽、母猪饲养管理和卫生环境的改善,通过添加龙昌胆汁酸来促进消化与免疫力提升。

猪肉消费回升较慢,猪价仍逆势逞强

春节后猪价因供应压力减轻和底部挺价增强走强,呈现猪强肉弱局面。养殖端利润有所回升,但屠企盈利转亏。猪价底部巩固,短期震荡,受终端需求恢复慢和屠企开工不足影响。二育逢低入场对猪价构成支撑。预计3-4月猪价将在14.00-15.00元/公斤区间窄幅震荡,中期将受中大猪源增多和需求提升影响。

变价预警!季节性淡季,压价情绪偏浓,后续猪价恐有下行风险!

2024年3月14日,中国养猪网显示全国外三元猪价上涨0.02元/公斤至14.58元/公斤,内三元和土杂猪则分别下跌。本周部分地区猪价涨跌不一,玄田算法预测未来猪价走势,市场供应压力和挺价心态影响价格。养猪人需关注供应变化和回调风险。

内江市东兴区:多措并举 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内江市东兴区召开2023年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了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特别是新建的宇和泽农业清古岩种猪场对提升种猪产能的作用。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控,东兴区致力于保障市场供应,力争全年出栏生猪69万头,推动内江黑猪养殖规模扩大,以及创建生猪现代化养殖示范场,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