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猪出现亚硝酸盐中毒中毒,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篇文章讲述了猪亚硝酸盐中毒的常见原因,如过量摄入富含硝酸盐的饲料,以及在存储和调制过程中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的情况。猪只中毒后会出现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可通过变性血红蛋白检查、试纸法等诊断。治疗包括放血、药物治疗(如美蓝和甲苯胺蓝)以及使用高锰酸钾溶液。预防措施包括改用生喂、煮食时加醋、正确储存青绿饲料和避免施用含硝酸盐的肥料。

国家发改委:供需博弈激烈,预计猪价或频繁涨跌调整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预测3月第2周猪价可能因供需博弈和养殖单位抗价情绪频繁涨跌。猪料比价上涨,但终端需求疲软和屠宰企业压价影响猪价。农业农村部调整生猪产能调控目标,预计猪价拐点可能在2024年上半年出现,下半年有望全面改善。短期猪价预计低位震荡,投资者需谨慎。

猪价冲刺大涨!新一轮大涨全面爆发?猪价能否涨破15元?

国内生猪市场近期出现猪价上涨趋势,北方大厂拉涨明显,供需关系变化导致猪价止跌上涨。饲料成本降低,养殖户养殖积极性下降,支撑猪价。未来1-2日,猪价可能继续上涨,但受二次育肥风险和情绪波动影响,短期内可能呈现高频震荡。长期看,15元可能是猪价涨跌的分水岭,需谨慎对待市场波动。

多地猪价上涨,半月涨幅达6.67%,3月下旬猪价又将何去何从?

近期国内生猪市场呈现波动上涨,主要受二次育肥带动、南方大猪紧缺、月底月初规模场缩量及仔猪行情坚挺等因素影响。虽然猪价涨势明显,但消费跟进不畅和养殖端出栏压力限制了价格上涨空间,预计3月猪价将维持稳中震荡,月底需求好转可能带来相对强势表现。

3月13日猪价刚涨又跌!猪肉消费趋弱,猪价上涨困难重重?

3月13日全国生猪价格出现波动,北方猪价普遍下跌,东北、华北尤其是甘肃跌幅较大,而南方地区如湖南、浙江等上涨。华南价格大变脸,广西、广东反弹,但海南有下跌风险。供需两端影响显著,养殖端补栏积极性增强,消费端猪肉消费疲软。预计短期内猪价会在底部区间震荡,受市场供需因素制约,猪价上涨空间受限。

猪价上涨7%,毛白价差4.67元,屠企亏损扩大,猪价上涨承压!

春节后猪价短暂下行后反弹,外三元涨幅7%,白条涨幅仅4.54%,因消费淡季、冻品库存压力及屠企销售策略。屠企头均亏损扩大,猪价上涨承压。展望3月中下旬,猪价可能呈现窄幅震荡,供应端压力持续。个人观点认为,短期内市场情绪波动大,猪价横盘在14.5元/公斤左右。

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极高!猪魏氏梭菌病该如何防治?

描述内容:猪魏氏梭菌病是一种高死亡率的传染病,主要由产气荚膜梭菌引发,常见于仔猪和种猪,尤其在秋末冬初阴雨潮湿时易流行。症状包括腹胀、呼吸困难和消化系统出血。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胃导管放气、灌注高锰酸钾等,同时改善饲养环境,如降低密度、改善通风、消毒等,以降低疾病的发生。

病因多、表现复杂、诊治难度高!猪呼吸系统疾病如何防治效果好?

养猪助手文章提到,猪呼吸系统疾病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多种因素引发,常表现为复杂且难以防治。文章建议采取综合防控策略,包括坚持自繁自养、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合理免疫接种、针对疫情选择疫苗、以及对特定阶段猪群进行药物预防保健,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猪只健康。

试探究猪水肿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猪水肿病,又称猪大肠杆菌病毒血症,常见于断乳仔猪,1-2周龄多发,病死率高达90%。主要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引起,与饲料改变、饲养条件等因素有关。防治方面,强调预防为主,如逐步断乳、合理饲料、补充硒和VE,猪舍清洁消毒,药物治疗可用抗过敏药物、抗生素和维生素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