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今日涨跌调整,四个因素利好二季度猪价

全国主要地区猪价近日有所波动,涨跌调整。安徽、浙江等地猪价平稳,山东、江苏、福建等地价格微跌,而广东、广西等地价格持平。仔猪价格不一,部分规模场报价提供参考。猪价受春节后消费淡季和运输影响下跌,业内预计4月消费回暖后价格将回升。华融融达期货分析,二季度猪价有上涨可能,受市场降重、低价二育入场等因素影响。详情咨询新猪网,猪价行情可通过小编15209831292获取,更多猪价资讯欢迎扫码加入讨论群。

猪价上涨“火苗”再燃!南方多地猛涨,新一轮涨价潮来袭?

2月尾声,全国生猪价格出现上涨,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如江西、上海、华南(广西)和西南(云南)涨幅明显。然而,北方地区涨跌幅度较小,华北、西北部分区域价格有所下跌。元宵节后气温上升带动育肥积极性,但消费市场淡季和冻肉库存压力影响了猪肉购销,预计短期内生猪价格易跌难涨,市场仍显谨慎。

陕西开展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检查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从2024年起实施《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710号公告),分为宣传动员、对照自查、检查评审和总结提高四个阶段,目标是提升屠宰行业监管水平,保障肉产品安全,推动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到2026年底,A、B类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达到《规范》要求。

  猪价波动与猪企战略调整:深度分析与未来展望

本文深度分析了猪价波动的市场供需失衡、周期性因素以及疫情与政策影响。同时探讨了猪企的应对策略,如出售资产、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多元化经营和产业链整合。对于未来展望,指出市场供需将趋向平衡,行业集中度提升,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将成为行业趋势。文章旨在揭示猪价波动背后的逻辑,以及猪企应如何应对并把握未来发展机会。

农业农村部:预计二季度生猪养殖亏损有望减轻

2023年,中国生猪市场供应过剩导致价格低位,养殖业面临亏损。春节前需求增加促使价格回升,但预计二季度亏损将减轻。农业农村部采取措施调控产能,引导养殖场合理出栏,防止过度淘汰母猪。随着仔猪数量下降,二季度供应过剩问题有望缓解。猪价预计在二季度反弹,但季节性因素将使春节后猪价走低。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和防疫工作,维护市场稳定。

玉米又涨起来了,涨得出奇?

玉米价格近期上涨,主要是由于东北玉米的强劲势头推动山东市场,直属库提价收粮是关键转折点。市场观望情绪被打破,贸易商和烘干塔也开始行动,但玉米价格能否持续上涨尚不确定。买家和卖家需关注价格与质量的平衡,警惕市场短期波动,建议根据政策信号顺势而为。

临床上如何区别猪弓形体病与其它相似症状疾病?

猪弓形体病是一种由弓形体感染引发的人畜共患疾病,其特征包括高热、神经系统症状和流产等。与猪丹毒、猪瘟、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焦虫病等疾病相比,虽然临床症状相似,但可通过病原学检查进行区分,如猪瘟无咳嗽呼吸困难,猪肺疫有罗音和摩擦音等。误诊风险较高,因此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国家发改委:市场猪源较为充裕生猪每头盈利77元

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节后市场猪源充裕,生猪每头盈利77元,但受终端需求和供应压力影响,猪价持续走低,预计下周下滑。肉鸡盈利微薄,每只盈利0.44元,因需求不旺和出栏量增加,预计价格偏弱。蛋鸡养殖亏损严重,每只亏损4.78元,鸡蛋价格因供应压力下跌,预计下周延续偏弱行情。养猪人需关注市场动态,谨慎投资。

第二轮厮杀开始了!猪价开启“跳水式”下跌,又要“全军覆没”?

年后猪价下跌,一季度或面临全行业亏损,因生猪产能庞大且消费淡季。能繁母猪存栏下降,但低产母猪淘汰使得增产能力提高。市场关注4100万头常态保有量的调整与产能去化。企业间竞争加剧,二次育肥抬头,虽然普遍预期2024年市场好转,但由于成本线波动、需求增长与供应压力等因素,猪价波动大,生猪市场压力仍不小,盈利不易。猪市寒冬已过,但真正的春天还需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