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猪价“涨翻天”,3天大涨7毛3,上涨逻辑是啥?

国内生猪市场在1月中旬呈现旺季不旺转为上涨趋势,猪价受情绪和腊月消费需求预期转好影响,连续上涨。尤其在新一轮寒潮带动下,涨幅显著。仔猪补栏增加和养殖端挺价是支撑因素。然而,北方高价出栏和南方雨雪天气影响下,终端消费跟进不力,可能导致猪价出现回调。猪价上涨压力仍存,春节前需关注屠企备货和冷冻猪肉出库情况。

猪价重回“7元”,官方释放2大重要信号,这回是不是要开涨了?

近期生猪市场经历震荡,猪价上涨多跌少,重心回升。然而,猪价压力依然大,产能高、供应过剩与冻品库存问题未解,且市场情绪的反转可能并非实质性反转。消费动力虽强,但消费倾向性明显,旅游等体验性消费增长快,菜篮子消费增长缓慢。春节备货提振有限,猪价上涨空间受限,年后惯性下跌和供需差距依旧严峻。猪价上涨还需观察消费变化和其他市场因素。

市场阶段性回暖 生猪仔猪价格大幅攀升

全国外三元猪价上涨,受冷空气影响消费市场需求提升,北方地区涨幅明显。由于饲料成本下降和养殖端信心增强,猪价看涨,预计短期内将继续上涨。同时,生猪养殖行业面临资金紧张和去产能压力,但随着景气度改善,相关个股如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等被推荐。本文分析了市场动态和投资建议,旨在提供养猪业参考,非投资指导。

猪价为何持续低迷 何时止跌回升

文章描述了中国猪肉价格持续低位徘徊的现状,自2021年生猪产能恢复以来,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充裕,猪粮比价持续下跌,导致自繁自养户亏损。文章分析了猪价下降周期延长的原因,指出规模化养殖的抗风险能力延长了产能去化周期。专家预测,猪价将在2024年二季度止跌企稳,但上半年可能仍有下跌风险,下半年随着供需关系改善,有望回暖。同时,文章也强调了行业需要理性去化产能,加强信息监管,避免市场炒作。

情绪有变! 还有下一波涨价吗! 附1月25日猪价

1月24日全国生猪均价达到7.26元/斤,部分地区涨跌不一。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供应端猪价止涨回落,养殖端预期降温,集团猪企挂牌价下滑但幅度有限。白条价格走高,消费端接受度有限,屠企采购减弱。预计明日猪价将稳中偏弱调整,由于部分散户达到心理预期出栏增加,但因年末养户观望,下行幅度有限。

2024年猪价将涨50%?仔猪两周涨价15% 一头可卖500元 养户:春节后可能还会涨

新一轮寒潮导致全国气温骤降,全国多地外三元生猪价格回升,尤其是山东涨幅明显。仔猪价格早于生猪回暖,部分猪场表示年后可能继续涨价。大型猪企和上市公司也计划在春节前采购仔猪。尽管不同地区仔猪价格差异较大,但业内专家认为2024年猪价可能因供需面好转而回暖,预计下半年猪价有上涨空间。

为什么猪再冬季长得慢

这篇文章讨论了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关于农户养猪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不合理的一次性断奶、补料时机与方法、环境适应、粗放式管理、防疫与去势时间安排不合理,以及疾病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强调了饲养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逐步断奶、及时补料、提供良好环境、科学的防疫和去势计划,以确保仔猪健康快速成长。

育肥猪是用浓缩料好,还是全价料好?哪个能让猪群生长速度更快?

文章探讨了育肥猪使用全价料和浓缩料对生长速度的影响,指出关键在于原料清洁和营养均衡。全价料和浓缩料虽然在营养上基本相同,但全价料无需额外添加,方便猪场使用,而浓缩料成本较低,适合原料来源稳定或有成本优势的猪场。生物安全是考虑因素之一,全价料的高温制粒过程理论上能减少病毒风险,但实际效果有限。选择饲料应根据猪场的原料采购、成本、人工和生物安全等因素。

5涨18跌!猪价“雷霆变脸”,下跌逻辑找到,仍有趋势上涨的预期?

2024年1月25日,国内生猪市场猪价结束连涨,转为震荡走低,受养殖端出栏增加、饲料成本下降、消费提振缓慢及白条价格压力等因素影响。预计春节前猪价反弹受限,但生鲜猪肉需求可能拉高价格,1月底2月初或有高点,预估生猪均价在14.5~15元/公斤。

今天,海关总署对外发布通知,俄罗斯猪肉进入中国

中国海关总署宣布允许俄罗斯符合要求的猪肉进口,包括冰鲜或冷冻猪产品,需来自在俄的经过认可的生产企业。进口猪肉需满足检疫、包装等规定。这将加剧国内猪肉市场的竞争,推动品质提升,并带动俄罗斯出口增长。未来,中俄将在更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促进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