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年终盘点:“寒冬”过后 生猪市场或能迎来“曙光”

2024年的生猪市场预计在一季度后将出现拐点,随着产能去化和供应量减少,猪价有望上行。分析师预测一季度猪价可能低于2023年第四季度,但全年将呈现上行趋势。养殖企业中,前30%可能盈利,前70%仍可能处于微亏。成本下降和政策调控将成为支撑因素。同时,行业资金压力和偿债压力促使主动去产能,上市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预示着上行周期的到来。

2023年生猪产能高位压制猪价,2024年只有行业前30%的猪企能赚钱?

2024年生猪市场预期将经历拐点,一季度可能后出现行业复苏。养殖企业估值低位,产能去化带来上行周期。预计2024年猪价将先抑后扬,一季度供应量减少,猪价上行。分析师们强调降低成本、精细化管理、生物安全和资金链管理的重要性,以应对微利时代。产能去化将持续,下半年供需形势有望好转,猪价有望温和回升,但整体将维持窄幅震荡。

1月5日猪价:3连降、跌势确立!猪价上演“屠牛”大戏,发生了啥

国内猪价在2024年元旦假期后呈现下滑趋势,受生猪供应压力和消费支撑减弱影响,特别是屠企对大肥猪的压价行为,导致猪价连续下跌。全国外三元生猪报价降至13.97元/公斤,多地猪价下跌,屠宰场开工率和白条走货难度增加。尽管未来1-2日猪价可能继续窄幅下跌,但养殖端抵触降价的心态可能加强,市场存在挺价预期,预计猪价将在波动中保持在14元/公斤以上。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猪病治疗案例

井研县某集约化猪场发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大肠杆菌病的混合感染,主要由于环境因素和管理不善。养猪场采取了隔离、消毒、改善饲养环境、紧急免疫接种等防治措施,结果显示治愈率高达93.6%,但强调了复合抗生素与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症治疗的重要性,以防止抗生素抗药性并降低死亡率。

猪弓形虫病会传染吗?猪弓形虫病如何防治呢?

猪场内的猪弓形虫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通过胎盘、口鼻黏膜、昆虫传播。病畜和带虫者可成为传染源,注意环境卫生、消毒灭鼠、猪舍清洁及防疫监管至关重要。预防上可使用磺胺类药物如磺胺-6-甲氧散和大青叶。此外,需与猪瘟症状进行区分,以免延误治疗。

怎样防止小猪发生白痢?

本文介绍了仔猪白痢的常见原因,如寒冷、不卫生、大肠杆菌感染、母猪奶水问题和脂肪性下痢。预防仔猪白痢的方法包括保持环境干净卫生、适宜温度、防潮、确保母猪健康、提供充足饲料和使用干净补料。通过全面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止仔猪白痢的发生,减轻饲养人员和兽医的工作压力。

猪支气管肺炎严重怎么办?

本文介绍了猪小叶性肺炎的病因,如管理失调、抵抗力降低和饲养不良等,其临床特征包括弛张热、呼吸困难和鼻液变化。防治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营养、抗菌消炎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提高猪只抗病能力并防止并发症。

2024年只有行业前30%的猪企能赚钱?行业判断:3月以后猪价整体将处于上行周期

2024年生猪市场预期将迎来拐点,一季度后产能去化有望推动行业上行。预计猪价在一季度后逐步回升,但受消费不及预期、成本高企等因素影响,盈利空间有限。养猪企业需关注成本控制、资金链管理及生物安全,行业可能进入微利时代,依赖产业链优化和精细管理以求生存。2023年产能高位和养殖效率提升将影响2024年的供需形势,市场预计会温和回升但整体窄幅震荡。

50%母猪因子宫炎被淘汰,母猪子宫炎该如何防控?

文章讲述了母猪养殖中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子宫内膜炎对自繁自养户的影响,包括母猪不孕、非生产天数增加、淘汰率上升和仔猪健康问题。文章探讨了引起子宫炎的原因,如母猪便秘、消毒不严格、营养不良等,以及临床症状和危害。此外,还提出了加强消毒、减少盲目助产和产后消炎等预防和治疗方法,以提高猪群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

2024年,对兽医兽药、畜牧养殖来说,今年将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

大北农在12月26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透露,2023年养殖行业经历严重亏损,养猪和养鸡面临挑战。2024年预计行业将迎反转,得益于市场需求增加、养殖成本控制、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以及饲料价格下降等因素。文章重点分析了行业发展趋势,如绿色养殖、特色养殖、互联网+、产业链整合和技术创新等,为养殖企业的发展策略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