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猪周期成过去,养猪业底层逻辑变了,养殖户该咋办?

过去三年猪肉价格趋于稳定,'猪周期'为何逐渐失效?本文深入分析散户退出、规模化养殖崛起、成本竞争加剧、政策调控与技术革新等多重因素,揭示中国养猪行业正在经历从经验主义到数据驱动的历史性变革。

猪价利好来了!农业农村部:6月份全国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环比降0.8%

2025年上半年,我国生猪产业保持稳定发展,连续14个月盈利。农业农村部通过产能调控、预警信息发布等措施稳定市场,6月生猪存栏量下降预示7、8月出栏减少,有助于猪价稳定。尽管猪价稳中有跌,但养殖端仍保持一定利润。分析认为,下半年生猪市场供应将先减后增,价格或呈震荡走势,整体维持在13.76至15.07元/公斤之间。政策层面将继续稳产能、稳预期,保障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猪肉消费疲软!下半个月猪价还有望上涨吗?

7月以来,全国生猪与猪肉价格呈现‘先扬后抑’的震荡走势,价格联动显著。受6月出栏节奏调整影响,7月初生猪均价突破15元/公斤,带动猪肉价格上涨。但随着供应恢复及消费疲软,中旬后价格回落。本文分析本轮价格波动原因及未来走势,供行业参考。

农业“半年报”:夏粮丰收秋粮稳,肉牛扭亏猪连盈

本文介绍了2025年上半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夏粮产量达2994.8亿斤,实现稳产丰收;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长势良好。生猪养殖连续14个月盈利,肉牛养殖实现扭亏,生鲜乳价格趋稳。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农业科技和农村发展稳步推进。农业农村部表示将全力保障全年粮食安全,推动生猪、奶业等产业稳定发展。

8月要缺猪大涨?猪价后势如何走?三季度猪价有望反弹!

本文分析2025年上半年生猪养殖行业整体保持盈利的原因,包括养殖成本下降和部分养殖户采用稳健经营模式。文章指出尽管猪价前期持续下跌,但6月以来出现反弹,预计三季度猪价有望回升,但空间有限。同时解析影响猪价走势的主要因素,如生猪出栏量、猪肉进口、政策调控及消费需求变化。

仔猪产后应注意什么

本文详细介绍母猪孕期补充亚西酸钠维生素E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孕期补硒、补铁来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健康水平。同时分享了实际养猪经验,包括补铁补硒的时间节点、剂量控制及过敏应对措施,帮助养殖户科学高效进行母猪与仔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