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行情

疫情反复 探究苏皖生猪市场结构变迁

本文分析了冬季苏皖地区猪瘟疫情对生猪市场的影响,包括供应端的去产能情况、规模企业复产进展、疫情形势、需求端的屠宰企业开工率和腌腊活动,以及母猪群体的变化。预计随着头部企业扩张,苏皖地区自给能力增强,但猪价仍将受外围市场影响。同时,季节性因素如降雨、销售旺季和腌腊需求会短期推动猪价上涨,但终端消费和市场供应过剩可能带来价格回调。春节前后市场波动预示着猪价的先涨后跌趋势。

猪价或面临阶段性调整,生猪扩产仍需理性

8月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上涨,但近期受屠宰企业接受程度有限等因素影响,价格有所回落。尽管如此,北方地区养殖户的二次育肥及上游养殖端的挺价情绪支撑了生猪价格,预计近期止跌回升。短期内,猪价可能面临阶段性调整,但行业供给偏紧的基本面未变,月底仍有上涨动能。上市企业的生猪销售收入普遍增长,规模企业也在逐步增加能繁母猪数量,提升产能。然而,部分企业更关注偿还债务和降本增效,而非盲目扩产。专家建议,应理性看待产能扩张,避免过度投资带来的风险。

猪价为何再度探底

文章分析了近期大商所生猪主力连续合约价格跌破2023年12月最低点的原因,探讨了猪价再次探底的影响因素及行业盈亏情况。文中引用专家观点,指出供给增加和需求淡季是导致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并对未来市场走势进行了预测,建议养殖场户顺时顺势出栏以降低市场风险。同时,文章还提到了进口猪肉关税调整对国内市场的潜在影响。

真涨假涨?猪价一片上涨之际,猪企为何降价出栏?

猪价上涨之际,市场表现出矛盾态势,散户乐观而规模猪企加速出栏甚至降价,反映出猪价上涨缺乏实质性支撑,养殖成本上升、猪肉消费疲软和产能过剩导致猪企为规避风险而采取行动。预计随着猪企出栏增加,猪价上涨趋势将减弱,有进一步回落可能,养殖户应理性出栏,防止后期恐慌抛售。

今日猪市评析:2022年猪价何时上涨?最新预判来了

年前猪价可能不会一降到底,虽然部分地区已进入‘6元时代’,但考虑到春节消费旺季和猪肉消费预期,反弹存在不确定性。猪价反弹可能在元月中旬后,但由于生猪产能过剩、消费提振有限以及疫情等因素影响,反弹空间有限,后期可能有震荡回调风险,养殖户需合理安排出栏计划。

痛快!猪价4连涨,多地暴涨超1元!新一轮爆发已开启?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

今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7.52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01元/公斤。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猪价走势呈现18涨1平12跌的态势,其中云南省涨幅最大,达1.44元/公斤。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产品价格平稳运行,农业经济形势良好。受养殖端出栏节奏放缓和消费需求短暂回升的影响,猪价出现逆势连涨。然而,随着北方地区出栏意愿增强和市场消费持续不达预期,猪价涨幅有限,未来或继续稳中偏强运行。

猪价连续四个月回升,后市怎么走?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生猪市场的价格和供需情况,尽管处于消费淡季,但生猪价格并未降反升,市场需求偏弱,但供应端持续改善,预计2024年消费将进一步活跃,支撑生猪价格趋势。同时,屠宰企业的销售乏力,抵触收购大体重生猪,饲料价格的下跌也影响了生猪的价格。预计下半年养殖公司盈利情况将向好,且生猪市场价格可能会保持相对稳定。

仔猪价格触底反弹 未来养殖仍处盈利

全国仔猪价格在短暂跌破千元大关后反弹,主要受规模场补栏需求增加和仔猪价格低点后养殖盈利状态影响。尽管生猪价格下滑,但自繁自养盈利仍然高位,饲料价格上涨和猪价下滑导致盈利收窄。卓创建议养殖户谨慎补栏,考虑仔猪育肥风险,以降低损失。

业内:猪价一季度或因春节大规模集中出栏而波动下行至低位

文章分析了多家龙头猪企2024年的销售数据,显示行业整体向好,猪价在2024年经历了强势上涨并维持高位运行。文中详细介绍了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企业的销售情况,并探讨了供需变化对猪价的影响。同时,机构对2025年猪价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行业将继续保持盈利,部分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Mysteel解读:2022年生猪养殖集中度继续稳步提升

1-10月上市猪企出栏量达9874万头,集中度提升对优化竞争秩序和政策调控有积极意义。集团场出栏量先降后升,反映去年产能去化与母猪结构优化。随着养殖集中度提高,市场价格更有序,利于产能平稳和政策调控。散户在去产能和亏损打击下恢复谨慎,而集团场凭借资金和技术优势,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未来生猪行业集中度将更高,对散户和产业链合作提出新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