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行情

12月第2周(2024年12月9—15日)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收购和白条肉出厂价格情况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4年12月9—15日期间,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7.51元/公斤,环比下降1.1%,同比上涨11.7%;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22.79元/公斤,环比下降1.1%,同比上涨10.4%。本文转载自世界食品网,旨在提供养猪行业的最新价格动态,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

猪价上涨“势在必行”!又是一波大涨的行情?

文章分析了国内猪价在腌腊高峰期间的走势,尽管消费需求增加,但猪价并未如预期上涨,反而出现短暂下跌。随后,北方地区猪价反弹,呈现“南弱北强”的局面。文章还探讨了生猪供应和需求的变化,以及对未来猪价走势的影响。特别指出,随着南方腌腊高峰的到来,短期内猪价可能偏强,但长期来看,养殖端出栏压力仍然存在,猪价基本面偏空。

养猪居2024年十大景气行业第一位!机构判断:2025年平均猪价或低于今年?

本文分析了2023年至2025年养猪业的市场状况,特别是猪价走势的变化。文章指出,尽管2023年猪价在二季度至三季度中旬经历了上涨,但进入12月后,由于供给宽裕和消费需求不足,猪价出现下跌趋势。随着2025年春节临近,腌腊与冬至需求虽能短期内提振猪肉消费,但整体供需格局仍面临供强需弱的局面。此外,文章还探讨了上市猪企的出栏情况及业绩表现,并对2025年的猪价走势进行了展望,预计明年猪肉供应依然充沛,猪价中枢价格可能不及今年。

跌了,猪价“超预期”下跌!附:12月18日猪价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国内生猪市场的供需情况及价格走势。文章指出,由于母猪存栏增加和养殖户提前出栏,生猪供应显著提升,尽管消费市场处于季节性旺季,但供应过剩压力仍导致猪价承压走低。文中还提到了腌腊需求对消费的提振作用以及屠企开工率的变化,并预测未来猪价将继续受到供需调整的影响。

一夜“骤降”,猪价“断崖”下跌!附:12月17日猪价

本文分析了近期全国生猪市场价格走势,重点探讨了12月猪价逆势上涨的原因,包括西南地区腌腊需求增加、气温下降带动消费以及集团猪企和散户的出栏行为。文章还展望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猪价的可能趋势,指出尽管目前市场购销双增,但春节前生猪市场产销错配压力不减,预计价格将以震荡下行为主。

生猪:低位运行 中期偏弱 空单续持

本文分析了2024年11月生猪市场的供需情况,指出规模场能繁母猪存栏量增加,但整体供应不乐观。需求方面,虽然天气转凉和腌腊需求对猪价有一定提振作用,但消费增长缓慢,难以承接供应增量。综合来看,生猪价格低位运行,短期内围绕成本线震荡,建议投资者关注天气及消费变化,前期空单继续持有。

猪价下跌是因为消费不足吗

文章分析了近期全国生猪和猪肉价格的波动情况,指出尽管猪价连续15周下跌,但需求依然旺盛。主要原因在于供给增速高于消费需求增速。同时,下半年饲料成本下降,养猪收益持续向好。展望未来,元旦、春节前猪价有望止跌回升,但整体涨幅温和。专家预测明年上半年猪价将窄幅震荡、平稳运行。

猪价“坐火箭”!1个新变化!附:12月8日猪价

文章分析了近期生猪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主要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12月初,由于生猪供应增加而需求不足,导致猪价显著下降。尽管大雪节气和气温下降带来了短暂的消费支撑,但整体来看,猪价仍面临压力。文中还探讨了未来猪价走势及影响因素,包括养殖户出栏计划、气温变化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

4073万头!最新能繁母猪半年增加83万头,哪些省份在增产?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0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4073万头,环比增长0.3%,连续两个月上涨。相较今年4月份的低点已增加83万头,接近正常保有量的105%绿色合理区间上限。生猪出栏量和能繁母猪数双增长,导致猪价连续下跌,行业利润可能走低。部分养猪大省如河南、广西、江苏和浙江仍在增加能繁母猪存栏量,而四川和湖南则有所调整。

一夜“遇冷”,猪价上涨“戛然而止”!附:12月9日猪价

本文分析了2023年11月至12月初的猪价走势,指出尽管受小雪和大雪节气影响,市场对消费需求有所预期改善,但实际消费跟进有限,导致猪价承压下跌。进入12月,由于供应压力较大,猪价进一步下跌至15.67元/公斤,近期虽有短暂上涨,但后劲不足。文章还探讨了年末及春节前的出栏计划增加、腌腊旺季等因素对猪价的影响,并预计短期内猪价仍面临产销错配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