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

2025年4月全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收购和白条肉出厂价格情况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2025年4月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和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连续3个月环比下跌,并降至近12个月最低。尽管同比仍保持上涨趋势,但涨幅已连续多月收窄。本文详细分析了价格波动的具体情况及行业背景,为养猪人提供参考。

CFT第39周周评:生猪价格连涨三周,周度均价涨至24元/公斤

本周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全国均价24.00元/千克,较上周上涨2.00%,猪肉价格涨至30.97元/千克。仔猪价格下跌,受政策调控和饲料成本影响。猪粮比价略有上涨,贸易商挺价心理强,但新季玉米上市将对价格造成压力。市场预期9月中下旬出栏大猪价格将逐步上移,但出栏集中度过高可能影响涨势。

生猪周评:压栏等价 猪价缓慢上行(20201113-1119)

本周国内生猪价格缓慢上涨,受雨雪天气影响北方收购不畅,南方高价区止跌企稳。白条猪肉价格北方微跌,南方波动不大。饲料价格微涨,预计下周猪价可能小幅下滑,供应面有积压生猪待售,需求方面北方需求可能温和恢复,南方腌腊活动将提升需求。未来一周猪价预计小幅下滑,后期受备货和政策影响,猪价或有上涨可能。

极端高温大猪上涨,历史将惊人的相似还是相反?

近期,生猪市场受极端高温天气影响,育肥猪生长缓慢,导致猪价未如预期快速上涨。高温下,猪只采食和排泄减少,影响生长速度。出栏量增多与存栏量减少的矛盾在6月和8月表现明显,猪价在高温下波动。非居民限电促使二育和压栏加快出栏。尽管有调控因素存在,大猪供应减少和适重猪源不足推高了大猪价格。预计8月下旬至10月,猪价将持续走高,11月和12月猪价预计也不会差。历史的相似性和反常现象交织,市场动态值得密切关注。

二次育肥“高歌猛进”,预计短期生猪价格偏强运行?

牧原股份公布今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猪价上行、出栏量增长及养殖成本下降。公司还提示了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和动物疫病等风险。同时,国内生猪市场消费需求强劲,二次育肥热情再起,预计短期内生猪价格偏强运行。政策支持有望提振中长期猪肉消费。文章强调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以确保未来的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月末、周末重合 猪价坚挺等待需求支撑

本月国内猪价因多地极端天气影响,猪源供应波动。大体重生猪需求增加,部分地区开始腌腊,支撑猪价反弹。然而终端需求旺季未启动,导致屠企采购受阻。养殖单位出栏量减少,猪价窄幅调整。预计12月月初猪价下跌风险小,中旬因年关冲刺可能有回落,月底元旦临近或有小涨。

猪价再次腾飞,破7,破8,盈利时代真来了

全国生猪价格出现小阳春,全线暴涨,主要受散养户退出、大企规模缩减、治污政策和进口猪肉减少等因素影响。五一期间,市场供应偏紧,猪肉价格优势明显,预计将继续上涨,养猪户应抓住时机出售。

腌腊旺季推迟?生猪价格何时能迎来反弹?

文章分析了2024年第四季度生猪价格下滑的原因,包括气温较高导致腌腊活动推迟、需求增速跟不上供应增速等因素。尽管如此,随着气温下降和腌腊需求增加,未来猪价有望阶段性反弹。文中还讨论了生猪养殖行业的竞争格局演变,大型企业的市场优势以及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并预测了2025年生猪价格的走势。

供应出现过剩,生猪期价持续下跌创阶段新低

12月12日,国内期市农副产品板块涨跌互现,生猪期货持续下跌创阶段新低。现货方面,全国均价为15.79元/公斤,北方区域猪价集体反弹。从供应和需求角度分析,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生猪存栏量连续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而近期气温下降带动市场购销回暖,腌腊灌肠进度向好。展望后市,预计LH01合约波动区间为14000—16000,长期看猪价有望呈现弱势震荡局面。文章来源于金投网。

2025年生猪价格低点或出现在3月份,高点可能出现在11月份

随着生猪价格回暖和养殖端降本增效,A股生猪养殖企业的盈利状况逐步好转。企业在推进提质发展和维护产业供需平衡方面成为重点,并对扩产保持谨慎态度。同时,生猪养殖成本不断优化,部分企业成本降至12元/公斤以下。未来,行业将更加注重供需平衡及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通过智能化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使生猪养殖产业更具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