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 本文详细介绍了副猪嗜血杆菌的临床症状,如精神委靡、呼吸困难、关节肿胀等,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等的使用,和免疫接种方案。同时,文章还区分了副猪嗜血杆菌与猪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区别,帮助识别不同疾病的特征和病变。 技术 2024年06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360 浏览
母猪临产前的变化 这篇文章详细描述了母猪分娩前的四大变化:乳房变化,母猪会挤出少量乳汁,尤其是最后一个乳头挤出奶可能预示着12小时内分娩;行为变化,母猪会变得不安、衔草做窝,食欲减退,可能在12小时内分娩;粪便变化,排泄物变得稀软且次数增加,预示着6小时内分娩;呼吸变化,呼吸变得低沉且急促,皮肤燥热,这些都是母猪即将分娩的显著迹象。 技术 2024年06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466 浏览
猪场夏季管理要点 本文介绍了在夏季如何有效管理猪场,包括防暑降温措施如通风设备的安装,保证充足饮水,合理调整饲料配方防止霉变,驱蚊灭蝇,加强卫生消毒,关注猪群健康以及员工的防暑工作。这些综合措施旨在保障猪群的健康生长和提高生产效益。 技术 2024年06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74 浏览
蓝耳免疫-生长猪 文章讨论了生长猪在不同生物安全状况下的蓝耳病免疫策略。阴性场和稳定/不活动猪场可能不需要免疫,而活动猪场应根据病毒活动情况制定免疫时间。对于不稳定猪场,建议出生后早期滴鼻免疫和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同时,采取部分减群、封群等措施可以加速稳定过程。 技术 2024年06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58 浏览
主要猪病流行特点与防控思路(六) 文章讨论了猪的常见疾病如猪瘟、猪伪狂犬病和口蹄疫等的防控方法,强调了科学免疫、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保证饲料和饮水质量、科学使用疫苗等防控疾病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疾病的发生与环境、饲料、饮水等因素的满足度有关,需要有系统思维去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最后提出,要想养好猪,就需要深入了解猪的需求,爱猪、为猪,只有这样才能使猪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技术 2024年06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86 浏览
主要猪病流行特点与防控思路(五) 猪支原体肺炎(MPS)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hyo)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对猪群健康和生长性能造成严重影响。M.hyo能破坏呼吸道纤毛结构,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的发生。疫苗免疫是防控MPS最重要的手段。近年来,已有猪圆环病毒与猪肺炎支原体二联苗投入市场。对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控需采取生物安全、饲养管理、疫苗免疫和药物预防等综合措施。 技术 2024年06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304 浏览
主要猪病流行特点与防控思路(四) 讨论猪圆环病毒感染及其导致的一系列猪疾病,包括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等,强调了病毒对养猪业的巨大经济影响。介绍了已发现的4种圆环病毒以及它们的致病性。文章还探讨了疫苗免疫作为控制圆环病毒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以及预防病毒感染的关键因素。 技术 2024年05月31日 0 点赞 0 评论 240 浏览
主要猪病流行特点与防控思路(三) 文章讨论了猪流行性腹泻(PED)对养猪业造成的影响,强调了PED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流行和变异,以及对疫苗效果的影响。同时,也指出了母猪健康度低、猪场环境控制不理想等因素对仔猪发生流行性腹泻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加强猪舍环境管理、提高母猪健康度等控制方法,以有效控制病情。 技术 2024年05月31日 0 点赞 0 评论 292 浏览
主要猪病流行特点与防控思路(二) 文章深入探讨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对我国养猪生产的影响,阐述了疫病的流行毒株、毒株变异和毒株复杂性。同时,分析了由于管理失误、生物安全漏洞、新毒株出现等因素导致的猪场疫情爆发,以及PRRS的诊断与防控所面临的困难。最后,讨论了PRRS防控的基础和关键,包括提高猪群健康度、完善生物安全体系、理性使用疫苗、使用敏感抗生素以及进行定期的病毒基因分型等,强调了猪场应对PRRS防控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技术 2024年05月31日 0 点赞 0 评论 257 浏览
主要猪病流行特点与防控思路(一) 文章详细阐述了非洲猪瘟在我国的流行状况和防控技术上的挑战,特别关注了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多样性和变异,疫情的复杂性和防控的严峻形势。同时强调了养猪企业在生物安全、健康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解释了病毒株在猪群中的感染和变异,以及诊断和防控的难度。最后指出,生物安全措施、猪群的健康度和免疫力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 技术 2024年05月30日 0 点赞 0 评论 30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