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防治存在的7个误区 本文讨论了养猪业中的几个常见误解和误区,包括耳朵发蓝并不一定代表猪蓝耳病,疫苗接种并不能保证不再发病,过量用药可能导致不良后果,预防保健的重要性,环境消毒的必要性,节约成本与食品安全的冲突,以及认为硬件设施完善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误解。作者强调了科学管理、合理预防和全面防控在养猪生产中的重要性。 技术 2024年01月14日 0 点赞 0 评论 331 浏览
杨树青:防控非瘟简单有效的淋浴方案 本文探讨了在防控非洲猪瘟的过程中,中国养猪业对生物安全的高度重视,包括过度消毒和不科学的规定。文章重点关注了人员入场的洗澡措施,如标准化的4次洗澡流程、指甲修剪、手部消毒、淋浴和三段式洗澡间设计。通过实验证明,科学的洗澡方式(如修剪指甲、手部消毒和深层清洁)可以有效降低病毒携带,而三段式设计可以避免交叉污染。然而,仍需改进浴室设计以提高卫生舒适度,确保员工在洗澡时的体验。作者提醒,接触阳性环境的人员仅通过普通洗澡可能存在风险,必须采取更严格的消毒程序以确保猪场安全。 技术 2024年01月16日 0 点赞 0 评论 367 浏览
生物安全-死猪通道操作流程 这篇文章详细描述了养猪场在处理死猪时的一系列操作规程,包括确认消毒、单次进出门、解除钢索、环保区责任分工、回流人员的防护措施以及死猪通道和猪车的消毒。这些步骤强调了对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视和无害化处理的必要性,以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合规性。来源为养猪职业经理人,内容旨在为养猪人提供学习和参考,但不构成投资建议。 技术 2024年01月16日 0 点赞 0 评论 311 浏览
猪场饮水加药的关键点 本文讲述了在猪场管理中,饲养员的价值、有效沟通的重要性、药物方案决策、水质控制、药物溶解度与稳定性、用药与剂量、治疗范围计算、设备安装与维护、饮水监控、饮水模式理解以及清洁消毒等关键要素,强调了科学用药和猪场环境管理对猪只健康和生产效率的影响。 技术 2024年01月16日 0 点赞 0 评论 354 浏览
口蹄疫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有哪些? 本文介绍了FMDV(口蹄疫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防控措施,如通过动物控制、生物安全、疫苗接种等方式。FMDV感染难以治疗,根除需采取极端措施如扑杀和销毁动物,疫苗接种是关键但需要考虑不同血清型和毒株的复杂性。欧洲通过有效疫苗控制了FMD,但根除需要长期努力。 技术 2024年01月16日 0 点赞 0 评论 263 浏览
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和潜伏期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FMDV(口蹄疫病毒)的潜伏期,从不同动物、感染途径和条件下的表现,如牛、绵羊和猪的潜伏期范围,以及农场间的传播潜伏期。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包括急性发热、蹄部囊泡和疼痛,以及对猪只的影响,如严重疼痛、食欲减退和体温变化。此外,文章提及了发病率和致死率,特别是幼年动物和母畜的受影响情况,以及饲养密度对症状的影响。最后,文章强调了疫苗的作用和FMDV传染的管理措施。 技术 2024年01月16日 0 点赞 0 评论 354 浏览
什么?断奶后人工刺激还会导致母猪静立比例降低! PTT养猪学习院的教练团在福建某猪场发现,不同时间开始的人工刺激对断奶母猪静立比例有影响。过早刺激可能导致应激和内分泌紊乱。建议母猪在断奶后1-2天适应环境,第2-3天用公猪诱情,第4-5天结合诱情和人工刺激,对6天后未发情的母猪采取特殊处理。这一发现提醒猪场管理者合理安排人工刺激时间,以提高母猪的发情效率。 技术 2024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26 浏览
猪胸膜肺炎放线菌病有哪些症状?怎样治疗? 本文描述了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在动物中的不同病型,包括最急性、急性与慢性,以及各阶段的典型症状。抗生素治疗在疾病初期有效,但可能影响免疫反应,治疗方案需根据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症状进行。文章强调了观察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以及预防性抗菌策略在高感染群中的应用。然而,抗生素疗法并不能完全清除感染,带菌动物和慢性感染源需要持续监控。 技术 2024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45 浏览
猪痢疾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痢疾,又称猪密螺旋体痢疾,是危害养猪业的严重肠道传染病。症状包括急性、最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特征为出血性卡他性炎症和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治疗方法包括西药如痢菌净和二甲硝基咪唑,以及针灸和中药疗法,如党参、黄连等混合方剂。预防和控制措施对养殖业至关重要。 技术 2024年02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267 浏览
猪胸膜肺炎放线菌病如何预防和控制? 文章讲述了如何预防和控制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包括从无感染源地区引进种畜、隔离检测、接种疫苗、环境控制、药物治疗、疫苗类型及其效果、母猪免疫、消灭和控制措施等。强调了生物安全和经济影响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彻底根除该病原的挑战。 技术 2024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3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