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病

非瘟日常防控三要点:外防、内控和提免

非瘟防控形势严峻,但可防可控。文章聚焦日常防控的三大要点:外防,通过生物隔离防止交叉污染;内控,强化消毒和清洁措施;提免,提升动物免疫力。措施包括人员管理、环境消毒、饲料营养增强和免疫接种,确保养殖场的健康安全。

教你从症状上区分伪狂犬和脑炎型链球菌,一学就会!

本文总结了猪的神经症状可能由链球菌脑炎和伪狂犬引起的区别,包括发病年龄、发病率、季节性、病猪特征、症状表现和治疗手段。伪狂犬主要影响断奶前仔猪,而链球菌脑炎多见于哺乳期和保育猪。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发病猪群的孤立性以及伴随症状。伪狂犬疫苗是主要防控手段,链球菌脑炎则可用抗生素治疗。请注意,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兽医。

蓝耳类NADC30毒株在中国的流行现状

本文探讨了类NADC30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包括其基因组特征、致病性、与现有疫苗的匹配度。尽管类NADC30 PRRSV的毒力相对较轻,但其高重组率和对商业疫苗的抵抗性给养猪业带来了挑战。文章详细分析了病毒的流行病学、基因重组事件以及其对猪群健康的影响,强调了研发针对此类病毒的有效疫苗的必要性。

蓝耳阳性场如何才能养好育肥猪?

这篇文章详细讲述了蓝耳病的复杂性,包括其多系统影响、临床症状、免疫学特征如变异、抗体依赖增强和免疫空白期。强调了蓝耳病阳性猪场全程管控的重要性,从种猪到育肥猪每个阶段都需要严格把控,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正确的防控思路是全程联动、追根溯源和查漏补缺,确保猪群的健康。

大剂量注射猪瘟苗是否可以治疗非典型猪瘟?结果很多人都不敢相信

近年来,有兽医尝试使用大剂量猪瘟疫苗治疗非典型猪瘟,但这种做法其实存在误区。猪瘟疫苗是活病毒疫苗,不能用于病猪,过度稀释或大剂量注射可能导致免疫失败。非典型猪瘟不同于典型猪瘟,诊断困难,注射疫苗可能诱发典型猪瘟。治疗时应考虑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对症治疗更为合适。大剂量注射猪瘟疫苗对大猪康复的影响复杂,不建议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养猪场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本文描述了养殖场中各种可能的传染源,包括空气、水、人员、寄生虫、鸟类、粪肥、车辆和饲料等,并强调了猪场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它讨论了空气传播疾病降低猪舍密度、水源消毒、防止饲料污染、防止鸟类带来的感染、严格的人员进出管理、粪便处理以及母猪更换和疾病防控的措施。同时指出,为了控制传染病,猪场需要实施严格的管理和消毒程序,以保证养猪效益。

非洲猪瘟复产如何实施?一图Get安全复产全过程!

了解中国猪肉消耗量及非洲猪瘟对复产的影响,本文提供非洲猪瘟复产的完整流程图,包括风险评估、病原追溯和必要条件。遵循国家规定,确保猪场在解除封锁后42天或哨兵猪监测阴性后安全复产。关注猪场环境、生物安全设施和管理,以及关键的病原调查,为猪群的健康复产打下基础。

猪场的蓝耳阴性状态能撑多久?最短7天,最长超过10年

猪场在考虑蓝耳病净化时,莫里森猪病检测项目通过分析美国养猪生产数据发现,平均猪场维持净化状态(阴性,状态4)的时间长达728天,最长可达10年。大部分猪场(56.37%)最终变为爆发状态1,部分维持到研究期结束,也有少量转化为其他状态如疫苗毒稳定(状态2vx)。对于转为爆发的猪场,转换时间中位数为525天。此信息来自搜猪网,仅供参考,非投资建议。

惊!这个问题可能导致猪病大爆发!

本文讨论了保持猪舍清洁特别是料槽卫生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夏季,湿拌料的剩料容易产生酸败和霉菌毒素,可能导致猪只健康问题。建议定期清理母猪料槽,如半小时后检查并清理剩料,育肥猪自由采食情况下则建议每5天控槽一次,以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内容来源于养猪阁,旨在为养猪人提供学习参考,非投资建议。

当心猪价和疫病齐飞!农业农村部紧急预警:非瘟传播风险增大!

这篇文章讨论了洪水灾害过后,特别是对于东北、河南等地灾区,动物疫病防控的严峻性。农业农村部发布了《洪涝灾区动物防疫技术指南》,强调了灾后无害化处理、环境消毒、养殖场所和下游产业的防疫措施,以防止非洲猪瘟等疫病的传播。文章提醒养殖户在猪价上涨的同时,要严格生物安全防控,关注保险赔付规定,并建议新建猪场选择地势较高处以降低洪涝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