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走势

8月生猪供应或整体有限,生猪价格能否持续高位?

本文分析了8月初猪价的强势上涨趋势,指出由于生猪供应有限和下游需求的缓慢恢复,猪价或持续在高位运行。文章详细探讨了10个月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减少对当前生猪供应的影响,以及8月份需求逐步恢复的可能性,并强调了养殖端出栏节奏和日度屠宰量变化对后市猪价的重要影响。

猪价大面积反弹,涨势能延续吗?未来几个月猪价怎么走?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5年生猪市场的供需情况及价格走势,探讨了生猪期货和现货价格的波动,二次育肥的影响,以及未来几个月的市场展望。文章引用了多位专家的观点,包括农业农村部、天风证券、国投安信期货等机构的分析,指出2024年为猪价上行期,而2025年将迎来下行期。文中还提到了能繁母猪存栏、新生仔猪数量、中大猪存栏量等关键指标的变化,并建议养殖场户合理规划出栏计划,避免过度乐观扩产。

中国商务部对欧盟进口猪肉启动反倾销调查,国内猪价持续上扬

中国商务部宣布自2024年6月17日起对源自欧盟的进口猪肉及其副产品展开反倾销立案调查,旨在维护国内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此次调查将全面评估2020年至2023年的倾销情况及产业损害,并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WTO规则。与此同时,国内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受非洲猪瘟及能繁母猪数量减少影响,预计第三季度猪价将继续上升。分析指出,若欧盟猪肉产品受限于中国市场,欧盟成员国可能面临内部消化过剩产能的挑战,导致价格压力增加,进而影响欧盟养猪业。

川猪扩产,扩产的动机是啥?猪价走势到底会怎样?

文章介绍了多家四川生猪生产企业在2025年提出扩产目标的情况,特别是双胞胎集团、正邦科技、德康牧业、新希望六和、巨星农牧和巴山牧业等企业的扩产计划。文中分析了企业扩产的内外部原因,包括盈利恢复、政策支持以及进口猪肉减少等因素,并探讨了猪价走势和成本要素的不确定性。此外,还提到了相关部门对生猪产能稳定的支持措施。

猪价“涨势汹汹”,未来是喜是忧?

进入2月下旬,国内猪价走势略显偏强。尽管春节后消费跟进不足,白条购销冷清,但二育入场积极性回升和消费逐步改善支撑了猪价上涨。文章分析了猪价上涨的逻辑,包括肥猪供应偏紧、仔猪价格高位、二次育肥积极性提升等因素,并指出后市猪价上涨或难持续,存在逢高出栏的风险。

猪价走势如何?明年猪价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内?

近期生猪市场持续低迷,9月份猪价震荡下滑。尽管业内对明年行情持悲观态度,但从能繁母猪数量、历史屠宰量数据及养殖成本等多方面分析,明年猪价不宜过度悲观。文章探讨了供需博弈、经济复苏、节日效应等因素对猪价的影响,并指出降本增效将成为生猪产业发展的核心。同时,文章还分析了我国养猪业面临的挑战和提升空间,强调了规模化养殖和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市场基本面较好,短期内猪价将以震荡走高为主?

11月生猪市场呈现先跌后涨的走势,中上旬受供应压力和消费低迷影响,猪价大幅下跌;下旬因冷空气带来的消费回升和腌腊现象,猪价逐步反弹。尽管供应压力依然存在,但随着消费利好兑现和生猪出栏压力减轻,预计11月下旬猪价将呈现偏强趋势,短期内仍以震荡走高为主。文章分析了猪价波动的原因及未来走势,并提醒养殖户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谨慎选择压栏时机。

猪企1月销售数据涨跌互现,2025年猪价走势如何?

2025年,多家上市猪企如温氏股份、唐人神、大北农等发布了1月销售数据。部分企业销量增长,而新希望、ST天邦等出现下滑。文章分析了近期猪价反弹的原因,包括生猪出栏量未集中上量、养猪户持不卖态度及国家调控政策支持。同时,展望2025年猪价走势,开源证券和中信建投期货给出了不同的预测,认为猪价可能在较低区间波动,行业将从资本内卷转向成本内卷。

中猪倒挂、二次育肥“熄火”!猪价走势信号你看懂了几个?

本文深入剖析当前生猪养殖行业的复杂市场环境,包括猪价波动、成本攀升与政策调控的多维博弈。通过解读中猪价格倒挂、二次育肥遇冷及屠宰量下降等现象,揭示供需矛盾背后的深层逻辑,并结合标肥价差倒挂与国储交割时间窗口,为从业者提供周期性波动中的决策参考。同时,文章从短期和中长期角度预测未来市场走势,并提出理性出栏、关注标肥价差变化、加强成本控制等建议,帮助养殖户应对潜在风险并抓住机遇。

底部支撑转强,短暂猪价上涨或“势不可当”?

进入11月,猪价重心下移,生猪均价从月初的17.33元/公斤下降至16元/公斤,累计降价幅度超7.7%。然而,随着购销格局的变化,猪价底部支撑逐步转强,11月下旬可能出现‘翘尾’走势。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全国外三元瘦肉型标猪出栏均价回升至16.19元/公斤,南北地区猪价普遍上涨。需求方面,屠企开工率回升,猪肉消费积极性增加;供应端则因养殖户挺价心态增强、二次育肥补栏等影响,出栏节奏减慢。短期内猪价或将延续震荡上涨趋势,但长期仍面临供应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