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行情

猪价涨幅达85.2%!当上涨遇上调控,猪价能否突破“12元”怪圈?

自三月至七月,猪价涨幅高达85.2%,专家预测秋冬季消费回暖后猪价可能继续上涨,但增幅趋于平稳。猪企销售收入和销量显著增长。政府为应对节假日猪肉需求,将分批投放储备并维持市场秩序。猪周期的波动和调控措施旨在削峰填谷,平衡市场。养猪户需灵活应对肉价波动,以实现“产销两旺”。

猪价抬头“2连涨”,清明节前猪价“破7入8”?

4月猪价延续上涨趋势,全国外三元瘦肉型标猪出栏价上涨,受阶段性猪源供应偏紧、养殖端抄底补栏和节日需求改善等因素影响。但随着清明小长假备货积极性提升,市场供需矛盾或有变化,预计4月上旬猪价可能出现冲高回落。原文来源:猪市前沿,提醒:内容仅供参考,非投资建议。

猪市供需博弈激烈,1月猪价震荡下滑!后市如何?

1月份生猪市场需求增幅不及预期,养殖端出栏节奏较快,导致猪价震荡下滑且涨跌频繁。春节前的需求支撑较为乏力,市场走货压力较大,预计猪价难持续上涨。文中详细分析了1月的生猪价格变化、供需情况及未来走势,并引用了卓创资讯的数据进行支持。

猪价重心上移,涨势能否持续到春节前?

文章分析了近期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连续反弹的原因,指出阶段性利好因素如养殖端出栏减少、大猪供应紧张、南方区域需求增加等对价格的支撑作用。同时提到春节前备货和市场需求增量带来的积极影响,但也强调了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改变,以及未来价格可能维持区间震荡的趋势。此外,仔猪价格出现阶段性反弹,部分养殖企业选择适时补栏。整体来看,虽然短期内价格底部有所抬升,但长期预期仍不乐观。

仔猪育肥仍有盈利空间,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或持续偏强

仔猪价格变动与生猪预期盈利紧密相关,通过仔猪/t+6生猪价格比值分析显示看涨趋势。养殖端补栏活跃,预示6个月后生猪价格看涨,当前仔猪育肥仍具盈利空间。屠宰端冻品库存与进口量的季节性变化揭示了需求端预期,年内屠宰企业补货节奏受抑制,库存高企影响消费压力。综合上下游指标,下半年生猪价格有望持续偏强,一致预期支撑价格上涨。

猪价逆势“翻红”,上涨逻辑是啥?上涨空间有限

国内生猪市场在6月初延续底部拉扯的走势,全国生猪出栏均价窄幅上涨,猪价涨至14.39元/公斤。此次猪价上涨主要受养殖端情绪影响,但市场需求疲软,尤其是生鲜白条销售不佳,导致屠宰场收猪压力不一。预计猪价上涨空间有限,短期内将维持窄幅调整,6月下旬前价格可能横盘在14.2~14.5元/公斤之间。

3月份猪价突破15元,二季度自繁自养盈利或继续提升

春节假期后,随着生猪需求恢复和养殖端看涨,猪价上涨,自繁自养与仔猪育肥盈利转为正值。仔猪育肥盈利高于自繁自养,主要因2023年仔猪价格低,成本下降。预计二季度猪价仍有上涨空间,自繁自养盈利继续提升,整体养殖业盈利状态良好。

湖南生猪日评:供需博弈,价格趋稳(20200327)

今日湖南生猪市场,屠宰企业结算价格趋稳但北方大猪价格被压低,导致走货不如标猪。白条肉价格平稳,虽走货一般但企业利润微薄。淘汰母猪价格随猪价下滑,需求不旺,预计继续下跌。仔猪价格稳定,供应紧张,销售顺畅,大场补栏积极,但散户补栏有限。短期内市场可能进入盘整期。

湖南生猪日评:规模高价再降,仍或下滑(20200318)

今日湖南省生猪价格规模场外三元出栏价下滑,受两广价格影响,屠宰企业采购压力不大。白条肉市场稳定,低级别白条降价,商超需求分化。仔猪价格稳定,货源紧俏,大场补栏积极,但补栏成本增加,短期内价格可能趋于稳定。

“有价无市”收官,猪价下跌浪潮开启?年后猪价“谷底”是多少?

春节假期结束后,国内生猪市场将从平稳转向动荡,2023年供应宽松,集团化猪企出栏增加。然而,随着后口罩时代社会经济恢复,餐饮需求提升,可能为猪价提供支撑。预计年后猪价将面临下跌浪潮,受消费惯性、出栏恐慌和产能宽松影响,可能在2-3月达到谷底,约为13-14元/公斤。尽管3-6月需求淡季,但收储和挺价情绪等因素可能导致价格略强于谷底。猪价下跌浪潮的开启和谷底价位引发市场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