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行情

猪价下跌,非瘟捣乱,饲料成本上涨——3月30日猪价快报

3月30日中国生猪市场价格稳定略跌,外三元、内三元和土杂猪综合日均价下跌,受非洲猪瘟疫情及新冠疫情影响,豆粕价格上涨,饲养成本上升。全国猪价以跌为主,预计短期震荡偏弱。四川省广元市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养殖户需加强管理。豆粕供应紧张可能影响生猪市场,但短期盈利情况尚能抵消部分成本增加。

小正说猪事·明日猪价早知道(1.14)

了解今日最新猪价动态,关注小正说猪事的1.14期内容,为您提供明日猪价预测及行业信息,让您及时掌握养殖市场的行情走势。

国家发改委:预计短期内猪价或持续低位运行 头均亏损137元【附生猪养殖行业现状分析】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生猪价格的波动情况,包括受到养殖成本、市场需求、政策调控等多重因素影响,以及猪粮比价的变化。尽管2021年全国生猪存栏和出栏量有所恢复,但猪价仍呈波动下降趋势,且面临亏损风险。文章还指出,2022年由于疫情和市场供需关系,猪价曾短暂反弹后又下跌,养猪企业利润缩水。目前市场供应量增加,预计短期内生猪价格将持续低位运行。同时,文章也关注了如何应对猪周期问题,确保猪肉市场稳定。

春节临近生猪屠宰增量,1月猪价或保持震荡态势!

本文从量和利润两个角度分析了12月上游养殖端和下游屠宰市场的变化。12月上游养殖端出栏量增加但利润缩水,而下游屠宰量和利润均有所上升。预计1月生猪价格将保持平稳,养殖端出栏积极性维持高位,上游或量增利稳,下游因分割利润较高将继续保持高屠宰量和利润。文中详细探讨了12月的市场变化及原因,并对1月市场进行了预测。

猪价连续4天上涨,原因是什么?年前16元猪价是否还有希望?

12月25日,全国猪价较昨日上涨0.24元/公斤,创下近期最大涨幅,并连续4天保持上涨。此轮猪价上涨主要得益于供需关系的调整,包括集团猪企集中出栏高峰已过、养殖户抗价情绪、二育出栏减少以及腌腊消费的支撑。文章分析了年前猪价的上涨空间及未来走势,指出年前猪价将以弱势震荡为主,养殖端保持盈利的可能性较大。

2天跌了1块!猪价下滑背后的原因在哪?年前猪价是否还值得期待?

文章分析了近期猪价连续两天大幅下跌的原因,指出主要原因包括集团猪场抢跑出栏、市场情绪恶化、前期新生仔猪数量增加、腌腊消费不及预期以及猪肉替代品价格较低。尽管当前猪价跌至近7个月新低,但随着南方腌腊制作高峰的到来和生猪出栏高峰的过去,年前猪价仍有可能迎来小幅反弹。文章建议养殖户根据后续猪价走势合理安排出栏计划,避免过度恐慌。

仔猪开涨,集体押注三季度猪价?猪价这轮上涨能有多长?

本文分析了近期猪价上涨的原因,包括大肥领涨带动北方地区标猪价格上涨,节前储备需求的增加,规模场压栏和补栏行为,仔猪价格上涨的预期,养殖端被动去产能以及中央收储政策的提振。同时,天气因素如寒潮和暴雪也促使消费季节性回暖,助力猪价上涨。尽管收储不能解决供需根本问题,但短期内对猪价有积极影响。

养殖端扭亏线指向“17元” 猪价何时进入盈利状态?

此文章关注的是养殖业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即猪价达到17元/公斤,养殖端才能实现扭亏为盈。文章讨论了猪价的市场走势,指出上半年可能有上涨但受二次育肥等因素影响,而真正的盈利可能需要猪价突破17元的阈值。同时,文章提到了猪价季节性上涨的预期,以及需求旺季对市场的影响,暗示了市场动态的复杂性。

非基本面因素——政策对生猪行业的影响分析

本文探讨了生猪市场中短期的冻肉收放储政策如何通过调控供应稳定价格,以及中长期的调运政策和环保政策如何影响区域供需格局和行业规模化进程。政策如猪粮比预警、非瘟防控下的调运限制和环保法规促使企业规模化,最终导致全国猪肉供需趋于平衡。

中部雨雪促涨猪价,养殖端再现盈利

近期河南、湖北等中部地区频发暴雪,影响春节返乡及生产运输,导致猪价上涨,尤其是2月初猪价涨幅突破20%。养殖端经历全行业亏损后,部分区域出现盈利。然而,随着节前需求减少和天气制约,猪价在节后预计偏弱。专家分析,短期内猪价可能回调,长期看随着产能去化和需求回暖,二季度后行情有望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