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行情

生猪供应依然充足,年底旺季或支撑猪价上涨

9月份白条猪肉价格震荡下滑,尤其在中秋节后降幅加大,主要原因是需求缩减与出栏量增加。10月份受二次育肥影响,屠宰成本或小幅提高,但下游经销商拿货积极性较差,预计白条猪肉价格将维持窄幅震荡。文章分析了近期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包括生猪出栏量、能繁母猪存栏、期货市场预期等,并展望了四季度的市场供需情况及价格走势。

猪价逆势连涨,此番上涨“势不可当”?1个坏消息!

12月中旬,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呈现连涨态势,受传统腌腊利好及消费需求增加影响,屠企订单增多,消费支撑转强。然而,北方地区猪价面临冲高回落的风险,南方市场则延续震荡偏强的局面。本文分析了当前生猪市场的供需情况、价格走势及未来趋势,探讨了猪价上涨的可持续性以及市场面临的挑战。

降幅扩大!猪价重心或将持续走低?

进入11月初,国内生猪市场因立冬节气后消费未改善且供应增加,导致猪价大幅下跌。寒衣节过后,白条购销冷清,集团猪企恢复出栏,市场悲观情绪蔓延,猪价一夜‘跳水’。截至2024年11月7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降至16.99元/公斤,多地猪价连创阶段性新低。消费需求疲软,尤其在城市和农村市场,购销表现减弱,而供应方面,集团猪企和社会面积极出栏,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失衡。短期内,猪价或将继续走低,需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及屠企开工率变化。

累计下降3.65%!一夜“崩溃”,猪价下跌“一地猪毛”!

12月中旬,猪价在腌腊高峰期间呈现由涨入跌的走势,南北地区猪价涨跌互现。尽管腌腊需求增加对猪价有一定支撑,但今年腌腊利好兑现一般,消费增量不及往年,且生猪供应压力持续存在,导致猪价上涨面临多方压力。北方市场走势偏弱,南方市场尤其是川渝地区猪价偏强运行。同时,由于春节假期提前,养殖户出栏时间减少,加剧了出栏踩踏风险,本月生猪出栏压力较大。整体来看,生猪市场价格承压,呈现震荡走低的局面。

2025年4月8日,明日猪价

全国各省市生猪价格汇总:上海、山东、安徽等多地猪价走势分析,包括上涨、下跌和平稳的地区。数据来源为猪市早读,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了解更多,请关注相关猪价动态信息。

市场“看涨不看高”,猪价上涨“戛然而止”?

12月中旬,国内生猪市场呈现震荡走高的局面,但猪价上涨缺乏持续性。腌腊需求改善和冷空气活动频繁使得鲜品猪肉购销需求回升,支撑了猪价上涨;然而,本月中下旬生猪出栏压力不减,集团猪企年末冲量及养殖户提前出栏抢跑心态增加,导致猪价上涨后劲不足。整体来看,市场存在‘看涨不看高’的局面,需关注集团猪企出栏和需求变化。

国庆前猪价或呈现稳中略降趋势,节日后行情或再度下滑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近期猪价高位止涨回落,生猪养殖盈利仍保持较好水平。文章分析了开学和中秋国庆消费对猪价的影响,以及能繁母猪存栏量、新生仔猪数量等关键指标的变化趋势。同时,强调了政策调控和市场预警的重要性,并建议养殖场户合理规划出栏时间,避免过度追求后市上涨而错过季节性行情,确保生产稳定性和安全性。

两广生猪日评:猪价下滑(20200224)

广东和广西的生猪价格近期分别下滑,广东外三元出栏价在41.2-42.2元/公斤,广西价格在40.6-42.0元/公斤,北方低价猪源冲击市场导致承压。仔猪方面,广东规模场15公斤仔猪报价2000-2100元/头,但交易不活跃。整体市场供应有限,需求疲软,屠宰场开工减少,短期内猪价可能继续下滑,但幅度预计受限。

猪价大涨,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却减少!透露出啥信号?

本文分析了2024年猪价上涨至最高22-23元的情况下,能繁母猪存栏量却呈现减少的趋势。文章探讨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包括养猪业门槛提高、非瘟疫情风险增加以及养猪老板更为理性的补栏策略。同时指出,母猪存栏下降意味着2025年生猪供应不会大幅增加,这对坚持的养猪人是一个利好信号。

农业农村部:8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6万头,今年秋冬猪肉上市量将稳定增加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8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4.8%,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针对国庆消费旺季,农业农村部将加密生猪生产和市场形势调度分析,引导养殖场户保持合理生产节奏。光大证券和广发证券分析指出,能繁母猪存栏量下滑主要由于回避疫病风险及养殖结构调整,预计下半年行业供给偏紧状态将持续,但秋冬猪肉市场供应总体有保障,国庆前后生猪价格将保持在每公斤19元左右,比去年同期上涨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