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行情

猪企11月出栏计划环比减少,11月猪价能否上涨?

本文分析了10月和11月的生猪市场情况,指出尽管11月养殖集团出栏计划环比减少,但前期二次育肥和压栏现象以及猪病的出现可能对11月生猪市场产生持续的供应压力。同时,虽然寒冷天气和传统腌制需求增加可能会提升部分需求,但整体需求支撑有限,预计11月生猪均价或仍小幅下滑。数据来源包括卓创资讯的监测和调研结果。

强冷空气来袭,中大猪价格能否再攀高价?

本文分析了即将到来的强冷空气对中东部地区的天气影响,特别是长江中下游以北区域的大风降温情况。同时探讨了气温下降对猪肉消费和中大猪需求的影响,并详细分析了自10月以来中大猪价格的波动情况及其背后的原因。文章还结合畜牧业协会的数据预测了未来几个月中大猪市场的供需状况,建议养殖户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并采取灵活的出栏策略。

二师兄又跌了,“8元猪”很可能也保不住?官方再次预警

文章分析了近期猪价下跌的原因及未来走势,指出尽管四季度和春节期间猪肉消费需求增加,但供应也同步上升,导致猪价风险不大。然而,明年上半年可能因供应增加而需求减少,对猪价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养殖端需继续降本增效以应对市场竞争,这将对饲料成本如玉米、小麦和豆粕产生影响。

断奶仔猪价格逆势上涨到500元/头,大涨原因找到了!

文章分析了近期仔猪价格逆势上涨的现象,尤其在广西、湖南、湖北、广东等地的仔猪价格上涨显著,从之前的350-400元/头涨至480-500元/头。大场和小规模场的报价差异明显,高健康度仔猪更受欢迎。同时,文章探讨了仔猪价格上涨背后的原因,包括市场需求、养殖成本、疫情风险等因素,并对未来的生猪市场进行了展望,特别是明年的生猪供给可能超过8-10亿头,引发行业担忧。

后市需求前景较好,生猪价格仍存上涨的契机

本文分析了从11月下旬开始的猪肉消费旺季及其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尽管经济环境不佳,但过年和腊肉腌制等刚性需求仍然存在。文章指出供应端的压力不应过度解读,并强调了仔猪价格反弹及养殖端对未来行情的看涨预期。同时提醒养殖户注意冬季季节性猪病的预防。

全线崩盘!猪价要开启8元时代?

文章分析了近期全国生猪价格的大幅下跌情况,指出11月7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7.11元/公斤,较前一日继续下跌。北方和南方多个地区的猪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部分省份如云南、贵州已跌入8元区域。文章探讨了导致猪价下跌的原因,包括规模猪场出栏量增加以及市场需求疲软,并预测四季度猪市整体供多需少的态势将持续,建议养殖户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出栏节奏。

降幅扩大!猪价重心或将持续走低?

进入11月初,国内生猪市场因立冬节气后消费未改善且供应增加,导致猪价大幅下跌。寒衣节过后,白条购销冷清,集团猪企恢复出栏,市场悲观情绪蔓延,猪价一夜‘跳水’。截至2024年11月7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降至16.99元/公斤,多地猪价连创阶段性新低。消费需求疲软,尤其在城市和农村市场,购销表现减弱,而供应方面,集团猪企和社会面积极出栏,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失衡。短期内,猪价或将继续走低,需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及屠企开工率变化。

供强需弱的态势凸显,猪价仍存“易跌难涨”的压力?

进入11月初,国内猪价呈现先涨后降的走势。受寒衣节消费需求短暂提升及养殖端出栏计划偏少的影响,猪价一度回升至17.33元/公斤。然而,随着消费市场需求不足和生猪供应积极性回升,猪价逐渐回落,截至11月6日已跌至17.17元/公斤。目前,市场供需调整导致猪价承压,预计短期内仍存在易跌难涨的压力,但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季节性消费需求或将改善,市场仍存止跌上涨的契机。

供强需弱引导下,猪价显著下跌!

文章分析了2023年立冬节气前后国内猪肉市场的供需情况及价格走势。尽管进入传统消费旺季,但今年的猪肉消费需求不足,导致猪价持续走低。文中详细探讨了南方地区气温下降对腌腊需求的影响、牛羊肉和禽肉水产的消费替代现象、以及生猪供应增加和集团猪企出栏计划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同时,文章还提到了未来猪价走势的不确定性,并强调了集团猪企出栏量和屠企开工率的重要性。

发改委:下周猪价止跌企稳!部分猪场开始外购仔猪,机构预测7公斤仔猪或可涨至320-450元/头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的数据,2024年10月第5周全国猪料比价为5.84,环比下降1.35%。随着仔猪价格逐渐接近成本线,养殖户的补栏热情逐渐升温。预计11-12月仔猪价格或运行区间在320-450元/头以内,育肥风险较小。同时,结合季节性和市场供需分析,仔猪补栏需求对价格上涨有一定支撑,但超过450元/头后,仔猪育肥成本线上升,亏损风险增加。来源:国家发改委、卓创资讯、新华财经、东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