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行情

猪价“插翅大涨”,或难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的预期?

国内生猪市场在二月出现反弹,猪价呈现上涨趋势,尤其在北方市场,报价上调明显。由于养殖端出栏节奏放缓和南方大猪供应不足,标肥价差扩大,以及仔猪价格高位,推动了养殖户惜售和补栏需求。预计猪价将以震荡走高为主,但受消费和出栏压力影响,上涨幅度有限。

猪价猛涨,上涨原因是啥?是二次育肥还是大猪企的原因?

自三月起,猪价呈现稳步上涨,主要受二次育肥延后出栏、大型猪企产能减少和散户市场未完全恢复影响。虽然市场需求稳定,但由于供给减少,猪价上扬。然而,随着利好因素的逐渐释放,猪价可能面临回调,建议养殖户谨慎对待,非投机市场。

3月第1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仔猪价格上涨,生猪、猪肉价格下跌

3月第一周,全国仔猪、商品雏鸡价格上涨,但生猪、猪肉、鸡蛋、鸡肉、牛羊产品及饲料产品价格下跌。具体来看,仔猪、猪肉、鸡蛋价格下跌,部分地区涨跌不一;生猪价格总体下跌,主产区和主销区价格有差异;牛羊肉价格微跌;饲料价格如玉米、豆粕等也出现下降。详情请参考农业农村部数据。

2024年2月全国猪粮比和生猪养殖盈亏情况如何?

根据发改委发布的数据,2024年2月中国猪粮比价和生猪价格呈现上涨趋势,结束了连续下跌,而玉米和饲料价格则下跌,猪料比价有所回升,预计生猪养殖盈利转正。本文详细分析了相关市场价格变动,但提醒读者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

“二育”升温,猪价还要涨?3月猪价或缺乏大起大落的基础

随着惊蛰节气的到来,中国北方气温逐渐回暖,玉兰花开放,各地猪价呈现北稳南涨的态势。虽然生猪养殖的疫病风险减轻,但受春节前集中出栏影响,市场供应偏紧。南方地区标肥价差扩大,育肥现象增多,带动猪价上涨。北方因二育入场谨慎和疫病压力,猪价有冲高回落风险。短期内市场将维持震荡,猪价以波动走高为主,但缺乏大起大落的基础,南方市场利好较强。

这一次的“猪周期”到底怎么了?生猪行业未来应如何发展?

我国生猪产业正在经历第六轮‘猪周期’,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轮周期上行阶段短、下行周期长,且波动频率加快。产能调整深度收窄,大型养殖企业扩张影响市场,母猪繁育性能提升导致供应增加。市场参与者需关注能繁母猪数量、资本运作和市场调控,专家建议加强市场监管、稳量提质,并完善冻肉储备体系以应对价格波动。

3月猪价超预期偏强,预计猪价或有承压下行可能

3月份猪肉需求淡季,但猪价因二次育肥、肥标猪价差扩大等因素而反季节性上涨。供应端的供应量超预期收窄,支撑猪价上涨。然而,随着肥标猪价差扩大、屠宰量低位和需求面的利空,预计后市猪价可能承压下行,尤其是随着中小散户补栏和养殖企业增量,4-5月供应可能增加,可能导致5-6月份猪价再次下跌。

仔猪连涨8周至30.44元/公斤,猪价惯性回落至14.66元/公斤!后市行情会如何

3月全国畜产品价格监测报告显示,春节期间猪肉、鸡肉、牛肉等出现涨价潮,但随着春节过后消费淡季和供应充足,价格普遍回落。仔猪和生猪价格因供应减少和补栏旺季等因素上涨,但随后因市场供需关系变化而下跌。鸡蛋和鸡肉受消费淡季和库存压力影响也下跌。牛肉和羊肉因供给过剩和消费降温而价格下降。生鲜乳价格同样下跌。各产品价格波动反映了市场供需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涨了,猪价“3连涨”,市场看涨情绪极易松动?

近期生猪市场因养殖端出栏压力减轻和终端需求回升而猪价偏强,但消费淡季、替代消费和供应压力等因素导致市场看涨情绪松动,北方猪价下跌,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猪价上涨。预计未来1-3日市场将呈现波动下跌,重点关注出栏节奏变化。

猪价低点已过?机构预测:二季度行情或迎来回暖

近期,南方猪价上涨,主要猪企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涨幅明显,市场情绪改善。分析师预测2024年猪周期可能转折,产能去化和供应端紧缩将影响猪价。一季度猪价已现回暖迹象,二季度或将迎来反弹,但全年价格仍面临成本压力和不可控因素。猪价预测具有挑战性,家庭猪场需关注成本与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