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行情

市场扛价意愿转强,猪价下跌或难以持续!

进入11月中旬,生猪市场悲观情绪弥漫,猪价持续下跌,外三元标猪报价跌至16.57元/公斤。由于需求跟进难以改善,南方腌腊利好效果有限,集团猪企和散户认卖积极,多地猪场疫病频发加剧供应压力。尽管下旬气温下降可能提升消费需求,但本月生猪供应增幅放缓,市场对年末猪价持谨慎态度。目前猪源流通充足,二育入场意愿较低,屠企上猪节奏加快并借势压价,主流屠企以销定产。预计短期内猪价仍将维持‘易跌难涨’的局面,但北方多地猪价已接近成本线,市场扛价意愿增强,后市需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及消费需求变化。

猪价连跌四周,国家发改委:将继续下降

2024年11月第2周,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猪料、鸡料、蛋料比价数据,显示生猪市场供多需少,猪价继续下降。本周全国猪料比价为5.61,环比下降2.94%,预计下周猪价将继续承压。尽管新一轮冷空气可能提振猪肉消费,但短期内供应增加和需求有限仍将影响猪价走势。

国家统计局:11月上旬生猪和大豆价格继续创阶段性新低,玉米豆粕价格上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2024年11月14日消息,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4年11月上旬与10月下旬相比,19种产品价格上涨,30种下降,1种持平。其中,生猪、玉米、大豆和豆粕的价格变动尤为显著。生猪价格跌至近5个多月最低,玉米价格连续3旬上涨达近5旬最高,大豆价格跌破4000元为近4年半最低,而豆粕价格由跌转涨至近3旬最高。文章来源于猪好多平台,并已标明版权归属。

养殖端提前降重,减轻后市出栏压力!春节前猪价预期好转?

文章分析了近期生猪市场价格的变化及背后原因,包括养殖端提前降重出栏、LH2501期货合约价格回暖、市场需求变化及行业竞争等因素。同时探讨了猪周期对市场的影响,并引用专家观点预测未来猪价走势和四季度生猪养殖企业的盈利情况。

下跌“卷土重来”,局部猪价或有“破8入7”的风险!

文章详细分析了2024年11月国内生猪市场的价格走势及供需变化。月初,受节日支撑和集团猪企缩量出栏影响,猪价短暂回升;但随着需求减弱和疫病增多,猪价再度下滑,全国瘦肉型外三元标猪出栏均价跌至16.71元/公斤。短期内,市场基本面偏空,猪价或将继续下跌,北方地区面临‘破8入7’的风险。尽管消费需求有所回升,但仍不足以支撑猪价大幅上涨,未来1-2日猪价或将延续下跌趋势。

生猪市场短暂或将偏强运行,但上涨缺乏有效支撑?

文章分析了近期国内生猪市场的价格走势及供需情况。自8月中旬以来,猪价经历了多次波动,受到学生开学、双节需求以及气温异常等因素的影响。进入11月份后,尽管有短暂的回升,但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供应端方面,仔猪出生规模增加,导致本月生猪供应压力较大;需求端则因气温偏暖,消费需求表现萎靡。预计11月中下旬前,猪价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但也不排除受市场情绪影响出现短期反弹。

11月猪价下跌原因是啥?业内期盼的四季度利好,何时到来?

进入11月,全国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主要原因是供给端加速出栏和需求端无明显支撑。集团猪企和散户的积极出栏导致供应增加,而消费需求并未显著提升。尽管四季度为传统消费旺季,但气温异常偏高影响了消费提振。业内专家预测,11月下旬起猪价可能止跌回升,春节前后或成为市场行情拐点。文章还引用了农业农村部专家对后市行情的分析及不确定性因素。

二师兄又跌了,“8元猪”很可能也保不住?官方再次预警

文章分析了近期猪价下跌的原因及未来走势,指出尽管四季度和春节期间猪肉消费需求增加,但供应也同步上升,导致猪价风险不大。然而,明年上半年可能因供应增加而需求减少,对猪价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养殖端需继续降本增效以应对市场竞争,这将对饲料成本如玉米、小麦和豆粕产生影响。

猪企11月出栏计划环比减少,11月猪价能否上涨?

本文分析了10月和11月的生猪市场情况,指出尽管11月养殖集团出栏计划环比减少,但前期二次育肥和压栏现象以及猪病的出现可能对11月生猪市场产生持续的供应压力。同时,虽然寒冷天气和传统腌制需求增加可能会提升部分需求,但整体需求支撑有限,预计11月生猪均价或仍小幅下滑。数据来源包括卓创资讯的监测和调研结果。

强冷空气来袭,中大猪价格能否再攀高价?

本文分析了即将到来的强冷空气对中东部地区的天气影响,特别是长江中下游以北区域的大风降温情况。同时探讨了气温下降对猪肉消费和中大猪需求的影响,并详细分析了自10月以来中大猪价格的波动情况及其背后的原因。文章还结合畜牧业协会的数据预测了未来几个月中大猪市场的供需状况,建议养殖户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并采取灵活的出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