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行情

猪价大涨,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却减少!透露出啥信号?

本文分析了2024年猪价上涨至最高22-23元的情况下,能繁母猪存栏量却呈现减少的趋势。文章探讨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包括养猪业门槛提高、非瘟疫情风险增加以及养猪老板更为理性的补栏策略。同时指出,母猪存栏下降意味着2025年生猪供应不会大幅增加,这对坚持的养猪人是一个利好信号。

发改委:节后需求端减量,猪价将止涨转跌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的数据,2024年9月第2周全国猪料比价为6.37,环比下降1.09%。预计未来仔猪育肥模式的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554.40元。本周前期,由于供大于求,猪价有所下降;后期因部分区域养殖方低价惜售及中秋节临近备货,猪价趋稳。下周受中秋节影响,需求增加将支撑猪价短时偏强运行,但节后需求减少,猪价可能止涨转跌。文章来源于发改委,转载自猪博士平台。

空间被挤压,中小规模猪场5年减少1300万!农业农村部最新定调:继续支持家庭猪场发展

本文探讨了中国生猪养殖产业中,尤其是家庭农场面临的现状与挑战,以及国家政策对其的支持。文章分析了近年来生猪产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并强调了家庭农场在稳产保供和分散风险方面的重要性。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适度规模养殖的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种养循环、精细化管理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最后,提出了通过成立联合体、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促进中小养殖户的健康发展。

三大数据透视:四季度猪价如何演变?

本文分析了9月初以来国内生猪市场的波动情况,探讨了猪价上涨与下跌的原因,包括学生返校、集团猪企缩量挺价等因素的影响。文章还讨论了中秋、国庆双节前后的猪价走势,并结合能繁母猪、新生仔猪和中大猪的数量数据,预测了四季度及明年初的猪价趋势。此外,文中详细分析了当前仔猪价格下降是否为养殖户抄底良机,并指出了补栏可能面临的风险。

二育成本已低于自繁自养,行业数智化趋势已明

2024年,生猪养殖行业走出周期低谷,猪价上涨和成本下降使企业从亏损转为盈利。尽管猪价高位,但养殖端产能布局趋于谨慎,二次育肥群体扩容,市场格局发生深刻转变。在2024生猪产业发展大会上,龙头企业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深入探讨了降本增效和数智化升级,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通过基因优化、智能饲喂系统、疫病防控等手段,行业正逐步实现成本下移,并探索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路径。此外,牧原股份宣布了新的仔猪销售定价方案,助力中小养殖户更好地规划养殖策略。

涨了,猪价上涨现象也逐步增多,发生了啥?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4年9月中旬国内猪价的走势,指出近期猪价偏弱运行但降幅收窄,北方地区猪价全面上涨,而南方地区仍显疲软。文章探讨了供需变化、天气因素、节日效应等对猪价的影响,并预测短期内北方猪价或有偏强走势,但整体市场仍有震荡下行的压力。

能繁及生猪存栏同环比增加,未来猪价或有下行压力

本文分析了2024年生猪产能逐步恢复的现状,指出中大型养殖企业已恢复至去产能前水平,而中小散户通过二育和购置怀孕母猪等方式加速产能恢复,增加了长线供应压力。同时,交易均重维持高位,进一步为短期猪价下行施压。文章还探讨了能繁母猪存栏量、生猪存栏量及成品猪料销量的变化,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市场供应的影响。

涨了,猪价上涨现象也逐步增多,发生了啥?

9月国内猪价偏弱运行,但降幅收窄且上涨范围增多。北方地区因气温下降和集团猪企缩量拉涨,猪价表现较强;南方地区购销平平,价格偏弱。供应端受年初仔猪补栏影响,标猪供应增加;需求端因天气转凉、学生返校及节日利好有所改善,但整体增速缓慢。短期内猪价或有偏强走势,但由于南方需求不佳,长期来看仍有震荡下行压力。

一夜“180°大拐弯”,猪价上涨“猛抬头”!附:24年9月11日猪价

本文分析了2023年8月至9月国内生猪市场的价格走势,详细描述了猪价的波动情况及其背后的原因。文章指出,8月份猪价呈现先涨后降的趋势,而进入9月份后,随着传统猪肉消费旺季的到来以及节日利好的支撑,猪价有所回升。尽管需求增加,但供应压力也同时增大,短期内市场情绪的变化将影响猪价走势。文中还提到,随着中秋临近,下游市场备货需求增加,养殖端抵触降价卖猪的心态转强,预计未来1-2日猪价或将维持震荡偏强的走势,但仍需关注屠企开工率及冷冻猪肉出库等因素对猪价上涨的高度产生抑制作用。

生猪价格跌回原位!屠企开启备货,中秋猪价反弹有望吗?

自9月份以来,生猪价格频繁涨跌调整。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20.07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04元/公斤。距离中秋假期还有一周时间,屠企开启备货工作,节前猪价有望反弹。当前市场整体供给偏宽松,但猪肉消费偏弱,建议养殖户适时出栏以应对市场变化。本文详细分析了近期猪价走势及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