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行情

二次育肥补栏猪源暂未出栏,未来大猪缺口或收窄

本文分析了9月末至10月中旬国内生猪市场的变化情况,包括养殖端集中出栏、二次育肥补栏积极性提升、肥标价差走阔等现象。文章探讨了市场增重行为和大猪供应缺口的变化趋势,并指出未来大猪供应缺口或小于预期。通过对不同地区的交易均重变化及日度出栏量的监测数据,揭示了南方产区和二次育肥区域的主动压栏及成交增加操作。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大猪看涨预期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好消息!猪价下跌或将渐入尾声?

文章分析了10月中旬国内生猪市场的价格波动情况。节后猪价逆势上涨,但随着二育入场成本上升和养殖端出栏压力加大,猪价呈现“坐滑梯”式下跌。截至10月17日,全国外三元瘦肉型生猪价格出栏均价为17.69元/公斤,各地猪价普遍跌破18元/公斤。虽然当前猪价下跌趋势明显,但短期内可能出现弱稳偏强的走势,预计上涨空间有限。

猪价缺乏上涨支撑,后市还要跌?

文章分析了国内生猪市场的最新动态,包括生猪出栏均价、养殖端出栏积极性、育肥利润等方面的情况。尽管目前生猪出栏利润尚可,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养殖端压栏惜售情绪、二育入场信心不足及猪肉消费跟进不佳等,短期内猪价或维持下行走势。文章还提到屠企压价收猪现象普遍,市场购销表现不佳,未来需关注二育入场心态对猪价的影响。

养猪业连续6个月盈利,后市行情走势如何?

本文分析了定点监测数据显示的规模种猪场二元能繁母猪存栏量、种猪补栏情况、猪肉供应与消费以及未来行情展望。数据显示,母猪存栏量小幅增长,种猪补栏较为理性,短期价格调整基本到位,未来肥猪价格窄幅震荡,向下空间不大,正常出栏将有合理利润。文章还详细分析了2024年1月至9月的生猪产能变化、种猪销量和价格波动,并对未来的市场趋势进行了预测。

猪价已持续回落两个月,年底旺季有望反弹 ?

进入四季度传统消费旺季后,猪价却连续下跌超两个月,跌幅超20%。主要原因是仔猪扩产、二次育肥集中出栏等因素导致供应增加。尽管天气转凉和需求增加可能推动短期猪价上行,但后续供给压力仍存在。展望未来,随着气温降低和需求好转,猪价有望在年底旺季反弹,行业盈利前景乐观。优质上市生猪养殖企业如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均取得显著业绩增长。

猪价进入关键节点!8元能否守住?

文章分析了2023年10月底河南大场猪价继续下跌的情况,今日跌幅达到2-3毛,均价跌破17元,接近前低水平。文中提到龙头集团大幅下跌、养殖集团上市量增加、白条走货一般以及屠宰企业采购难度等问题,并预测明日猪价可能有企稳的意愿。整体来看,市场情绪看稳和看跌并存,重点关注养殖场户上市节奏变化。

止步“3连涨”,猪价下跌“重蹈覆辙”,啥情况?

进入10月下旬,受冷空气影响,猪肉消费逐渐回暖,提振了养殖端信心。然而,猪价在短暂的‘3连涨’后出现回调,北方地区猪价普遍下跌,南方地区则维持偏强走势。当前市场多空交织,养殖端出栏情绪分化,需求跟进缺乏增量,预计未来1-2日猪价将继续震荡走低,但降幅有限。随着气温下降和消费需求逐步恢复,阶段性猪价将以横盘震荡为主。

猪价触底反弹!官方再次发声:年底大肥还有缺口

经过多日下跌,全国生猪价格在10月22日迎来全面上涨。主要受集团场拉涨、标肥价差扩大及北方地区气温下降带动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农业农村部表示,此次上涨属于触底反弹,并预计四季度猪价将逐步走强,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节奏,尤其关注大肥猪的供应缺口。

猪价支撑略有转强,南北“红彤彤”?

10月中旬,猪肉消费进入旺季,但猪价持续低迷,近期受二育情绪、气温下降及消费回升等因素影响,市场出现底部支撑迹象。尽管短期内猪价可能出现“翘尾”走势,但整体上涨空间有限,需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计划调整及市场需求变化。

生猪价格走弱,猪肉价格“遇冷”!

据杭州市商务局市场监测统计,10月14日至10月20日,全市猪肉日均交易量小幅减少,批发价和零售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蔬菜日均交易量减少,批发价跌多涨少;禽蛋批发价小幅波动;家常水产品价格略有波动。全国迎来大范围降温天气,生猪价格也‘遇冷’走弱。文章还详细列出了各类肉类、蔬菜、禽蛋及水产品的具体价格变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