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观察

猪价旺季不旺,养猪企业明年还能挣钱吗?

本文分析了冬天猪肉消费旺季中猪价走势疲软的原因,包括腌腊需求高峰已过和生猪供给充足等因素。同时探讨了养猪企业的成本压力及行业可能进入亏损状态的预期。文中还提到了现金流充沛、成本管控能力出色的龙头企业如牧原股份的投资机会,并指出大消费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农产品进口之压:玉米、牛羊肉价格跌出新低!产能过剩为何进口还在增加?

文章分析了今年以来我国小麦、玉米、高粱和大麦等农产品价格持续下滑的现象,以及玉米、小麦和牛肉进口量大幅增长的背景。文中探讨了国内养殖产业面临的亏损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农产品进口激增的原因,包括国内需求增加、国外低价竞争和粮食安全考虑。同时,文章还讨论了农产品大量进口对国内农户的影响及如何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政策调控和产业升级来平衡这一问题。

3月生猪市场:压力与机遇并存,养殖户如何破局?

本文分析了2025年3月中国生猪市场的现状与趋势。文章探讨了供应端和需求端的变化,包括能繁母猪存栏量、仔猪补栏情况、屠宰企业鲜销率及冻品入库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同时,文章还讨论了养殖成本上升、二次育肥现象以及市场价格预期的分歧,并展望了未来猪价的可能走势,为养殖户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从散户退场到腰部崛起,中国养猪业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变迁,特别是猪周期的变化及非洲猪瘟对行业的影响。文章详细介绍了养殖户如何应对市场波动,选择更为稳健的代养育肥模式,并分析了规模化养殖、猪场选址、良种率等关键因素对养殖效益的影响。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养殖户在市场变革中的转型与适应策略,揭示了行业发展新趋势。

从饲料销量看猪市变动:大猪存栏偏高,6月份猪料销量或继续增加

文章分析了春节假期后生猪饲料销量的变化趋势,指出养殖端补栏、二次育肥现象及生猪出栏体重偏高等因素共同推动4月份样本饲料企业生猪饲料销量环比增幅明显。同时,受玉米和豆粕价格上涨影响,饲料成本有所波动。预计6月份猪料销量或继续增加,主要受益于二次育肥补栏旺季及较高的生猪出栏体重。

2025年上半年生猪供应端或压制猪价

2024年以来,随着养殖盈利的恢复,养殖端陆续补产能,导致生猪供应逐渐增加。预计2025年上半年生猪供应将保持充裕水平,对猪价形成利空影响,行业盈利空间可能收窄。11月份数据显示,能繁母猪与生猪存栏量均达到年内高位,下半年生猪价格呈现先涨后降的趋势。文章分析了生猪繁育周期、养殖技术和市场供需变化对猪价和行业盈利的影响,并引用了卓创资讯的数据进行佐证。

四季度猪价上演多空“终极对决” ,猪企在2025年或仍能过个“肥年”?

进入四季度传统消费旺季后,猪价却连续下跌超两个月,跌幅超20%。背后原因是仔猪扩产和二次育肥集中出栏导致供应增加,而能繁母猪去化推动的周期上行未能顶住下行压力。四季度成为多空决胜局,若猪价‘旺季不旺’,猪周期上行或告终;若猪价上涨,则2025年猪企与养殖行业有望继续盈利。文章详细分析了猪价波动的原因及未来走势,并探讨了宏观经济政策对消费市场的潜在影响。

未来生猪供应依旧充裕,猪价或延续承压偏弱

本文回顾了1月中旬以来的生猪期货市场,分析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供需基本面。短期内,出栏量季节性回升和需求淡季导致猪价承压;中期来看,二育补栏谨慎,仔猪补栏旺季已过,价格存在回调风险;长期而言,能繁母猪存栏量增加,未来供应充裕,猪价或持续偏弱运行。文章还详细探讨了成本利润、期现价差和毛白价差等关键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农业农村部:1月能繁母猪存栏4062万头!是真的去产能还是短暂小调?

本文分析了2025年1月份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情况,根据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62万头,环比下调0.39%。文章从仔猪及成本变化出发,探讨了母猪存栏量止涨微降的原因,并预测短期内母猪存栏量难有明显调减动作。上游产能的真正主动去化或需待仔猪再次微利及毛猪价格持续数月亏损后才能真正开启。

中美“关税战”升级,美国大豆、玉米出口恐遭重创!

本文分析了2025年特朗普上任后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发起的关税战,尤其是对农产品领域的影响。重点讨论了玉米、大豆和菜籽油等关键产品的进出口变化,并探讨了巴西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中的机会以及未来全球农产品供需格局的变化。文章还提及了各国为减少对美国农产品依赖所采取的措施,如增加国内种植和寻找新的进口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