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观察

全球形势利好巴西,2025年巴西猪肉出口量预计继续增5%

美国农业部(USDA)预测2025年巴西猪肉出口量将增长5%,得益于国内产量提升和国际市场需求强劲。文章分析了巴西在面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时的竞争优势,以及通过市场多元化战略弥补对华出口下降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日本、菲律宾等新兴市场的潜力,并展望了巴西未来的发展方向。

母猪产能缩减,2024年市场供应偏紧

本文分析了前期能繁母猪产能缩减对生猪市场的影响,以及2024年生猪养殖行业的盈利前景。随着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和饲料成本的下降,生猪价格呈现上涨趋势,叠加“二次育肥”养殖模式的兴起,2024年养殖端扭亏为盈的可能性较大。未来,尽管整体盈利水平可能下降,但养殖盈利模式将更加多元化。文章还探讨了行业结构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

受生猪产能释放,出栏量增加影响,2025年白条产量仍或继续增加

本文分析了近五年来白条猪肉在屠宰行业的地位及其产量变化。尽管白条占猪肉总产量的比重逐年下滑,但由于猪肉产量整体基数较大,白条产量仍处于高位。文章还探讨了2025年白条产量可能继续增加的原因及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数据来源包括国家统计局和卓创资讯,内容涵盖生猪产能、猪肉出厂模式的变化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生猪市场观察:饲料成本影响加剧,未来供应压力增大

本文分析了近期生猪市场的情况,包括肥标价差处于高位、生猪现货价格稳定但未来供应压力增加、需求淡季导致屠宰行业利润不佳等。文章还探讨了饲料价格对生猪价格的影响,指出在利润收缩阶段,市场更关注成本控制,尤其是饲料价格的变化。此外,文章详细描述了生猪养殖行业的规模化发展,以及未来生猪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市场预期。投资者可关注饲料价格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及7月、11月期货合约的反套交易机会。

非洲猪瘟洗礼下的中国生猪产业:五年蝶变与重生

本文详细分析了非洲猪瘟对中国生猪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小养猪户的冲击。文章探讨了非洲猪瘟爆发后,生猪价格波动、行业规模化和集中度提升的趋势,以及部分养殖户通过代养模式等途径进行复产转型的努力。同时,文中也提到了大型养猪企业如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壮大,并对中小养猪户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

气温下降后需求提升,11月生猪屠宰量或继续增加

进入10月份以来,随着气温下降和生猪出栏积极性提升,生猪供应增加,终端猪肉需求也随之上升,导致10月份生猪屠宰量环比继续增加。文章分析了10月份生猪屠宰量增加的原因,包括养殖端的出栏计划、生猪交易均价的变化以及屠宰企业的毛利恢复情况,并预测11月份生猪屠宰量将继续增加。数据来源于卓创资讯。

最新15085元/吨!猪肉进口均价连涨4个月!再新增一国向中国扩大猪肉产品出口!

本文分析了中国10月份肉类进口市场的最新数据,涵盖了猪肉、牛肉、羊肉和禽肉的进口量及价格变化。特别关注了猪肉市场的低迷表现以及比利时扩大对华猪肉产品出口的合作进展。文章还探讨了未来肉类市场价格的可能走势,并介绍了中比两国在猪肉贸易方面的新协议及其对双方的影响。

政策收紧下,二次育肥谢幕,散户生猪养殖何去何从?

文章详细分析了广东化州等地对二次育肥猪市场的禁令及其影响,探讨了政策出台的原因,包括饲料浪费、疫情传播风险和环保问题等。同时,文章还为散户提供了未来可能的生存模式建议,如抱团作战和特色养殖,强调了中国生猪产业从自由市场向精准调控转型的趋势。

俄罗斯前三季度猪肉出口激增23%,约50%的出口猪肉是冷冻猪肉

2024年1月至9月,俄罗斯猪肉出口量同比增长23%,出口额同比增长27%,累计出口约20万吨猪肉,价值约4.3亿美元。主要出口目的地是白俄罗斯、越南和中国。中国市场自2月底开放以来,已向中国供应近3万吨价值7800万美元的肉类和内脏。此外,俄罗斯对塞尔维亚、中国香港、蒙古、乌兹别克斯坦、多哥和巴西的猪肉出口也显著增长。

二育成本已低于自繁自养,行业数智化趋势已明

2024年,生猪养殖行业走出周期低谷,猪价上涨叠加成本下降,使得养殖企业从全面亏损转为普遍盈利。行业对降本的关注持续,尤其是在智能化和数字化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大型养殖集团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而中小养殖户则更多选择短线操作如二次育肥。文章详细探讨了当前生猪养殖行业的现状、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