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观察

1月出栏大增!养猪集团接下来咋样?

2025年1月,上市猪企的生猪出栏数据显示显著增长趋势,总出栏量从2024年1月的896.58万头增加到2025年1月的1040.29万头,同比增长16.03%。文章分析了表现突出的企业如正邦科技、天康生物等的增长原因,并指出部分企业如傲农生物、ST天邦等出现负增长的情况。根据能繁母猪存栏推算,预计2025年全年生猪出栏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农业农村部:1月能繁母猪存栏4062万头!是真的去产能还是短暂小调?

本文分析了2025年1月份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情况,根据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62万头,环比下调0.39%。文章从仔猪及成本变化出发,探讨了母猪存栏量止涨微降的原因,并预测短期内母猪存栏量难有明显调减动作。上游产能的真正主动去化或需待仔猪再次微利及毛猪价格持续数月亏损后才能真正开启。

如何有效推进饲料粮减量替代?养殖业节粮潜力有多大?

文章介绍了中国在推进养殖业节粮行动方面的举措和目标,重点讨论了饲用粮食消费占粮食消费大头的问题,并提出了通过提效、开源和优化结构来减少饲料粮消耗的具体措施。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明确了到2030年单位动物产品平均饲料消耗量下降7%以上的目标,强调了低蛋白日粮技术、非粮饲料资源开发以及优质饲草种植等关键策略。这些措施旨在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推动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缓解饲料粮供应压力。

生猪行业观察:年前超卖缓解压力,大猪存栏持续收缩

本文分析了春节后生猪市场的供需格局调整,探讨了年前养殖端加速出栏导致的大猪供给收缩和需求端消费回暖及冻品库存消化对猪价的支撑作用。尽管面临季节性淡季压力,供需矛盾的前置释放与结构性缺口为价格提供了托底动能。文章详细分析了供给端、需求端的变化,并总结了未来价格走向取决于产能去化节奏与需求复苏强度的动态平衡。

7万头猪仅需50人饲养!养猪业一场更大的“变革”正在到来!

本文探讨了直播带货界超级头部主播退出对商业本质回归的影响,并分析了养猪业从‘市场掠夺’到‘价值创造’的发展历程。文章引用了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的观点,指出养猪业正经历从资本驱动向成本领先和价值创造的转变。同时,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养猪业的应用及面临的挑战,强调未来人工智能将继续深刻改变养猪业。

揭晓!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十大重点领域,畜牧领域亮点何在?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聚焦农业新品种培育、耕地质量提升、农机装备研制等十大重点领域,旨在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文章详细介绍了各领域的重点方向和目标,包括畜禽水产疫病防控、高效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进口之压:玉米、牛羊肉价格跌出新低!产能过剩为何进口还在增加?

文章分析了今年以来我国小麦、玉米、高粱和大麦等农产品价格持续下滑的现象,以及玉米、小麦和牛肉进口量大幅增长的背景。文中探讨了国内养殖产业面临的亏损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农产品进口激增的原因,包括国内需求增加、国外低价竞争和粮食安全考虑。同时,文章还讨论了农产品大量进口对国内农户的影响及如何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政策调控和产业升级来平衡这一问题。

玉米还得等,小麦已经提前进入上涨黄金期,能涨多高?

本文分析了当前小麦市场的上涨趋势及其背后的原因。尽管小麦价格在接近1.25元/斤时遇到阻力,但四季度到春节前是小麦需求的旺季,加上政策面的支持和冬小麦播种的关键时刻,小麦市场有望迎来黄金时期。然而,供强需弱的格局和市场情绪仍然对小麦价格的上涨构成一定限制。文章探讨了小麦与玉米市场的不同走势,并提醒读者抓住短暂的小麦黄金时间。

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短板

本文分析了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短板,包括市场调控机制不健全、养殖技术与设施落后、疫病防控体系不足、产业布局滞后、优质种猪资源欠缺以及资金支持与风险保障水平较低等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建议,旨在推动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9月猪价“一地猪毛”!什么原因导致的?后期会不会涨?

本文分析了2023年中秋假期前后生猪价格的波动情况,指出传统节假日利好效应减弱,生猪价格再现‘逢节必跌’现象。文章详细探讨了供应端和需求端的变化对猪价的影响,并结合业内专家观点预测短期内猪价将继续震荡下行,但因供应量减少,整体盈利状况仍相对稳定。文中还提到国庆长假即将来临,但其对消费的提振效果尚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