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新闻

牧原秦英林:莫把红利当能力,须把红利变实力

本文介绍了河南南阳的内乡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展示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智慧养猪。牧原集团利用智能巡检机器人、数字化管理和无供热猪舍等技术,不仅提升了养猪效率和猪肉品质,还实现了绿色低碳转型。文章还探讨了牧原在面对猪周期波动时的战略调整,强调了持续创新和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国生猪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深度剖析

本文分析了我国生猪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涵盖养殖格局演变、养殖模式优化(如一体化和绿色养殖)、养殖技术创新(如智能化养殖、种猪改良和低豆粕日粮技术)以及市场需求变化。文章指出,在政策和市场的引导下,我国生猪产业正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化转型,未来将朝着高品质、品牌化方向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关于开展中华龙猪节仔猪、种猪、猪肉优秀品牌评选的通知

本文详细介绍了关于评选中华龙猪节仔猪好品牌、种猪好品牌、猪肉好品牌的活动通知。评选旨在挖掘和推广优质的仔猪、种猪及猪肉品牌,提高生猪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其健康发展。文章涵盖了评选的目的、范围、承办单位、标准、流程、奖项设置及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内容,并强调了评选的公平性及资料的真实性。

猪企年终冲刺:超7成出栏目标完成进度已超90%

临近年末,多家上市猪企正加速完成年度生猪出栏目标。据统计,超过7成的上市猪企出栏目标完成进度已超90%,其中TOP5猪企前11个月出栏进度均超过90%。新希望、牧原股份等企业接近完成全年目标,而唐人神和京基智农的完成进度相对较低。12月份生猪出栏量预计将继续攀升,市场供给增加导致销售均价连续下跌。卓创资讯监测显示,12月份样本企业的出栏计划环比增幅达到5.06%,增速为10月份以来最高。

山东安排资金1.53亿元,奖励28个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

12月1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淄博市高青县举行“惠企利民政策在身边”主题系列现场新闻发布活动,解读金融惠牧助企政策助力畜牧强省建设情况。文章详细介绍了山东在畜牧业稳产保供、畜禽种业振兴、稳定生猪产业、奶业振兴和肉牛发展等方面出台的系列金融支持政策,以及累计投入省级以上财政资金19.36亿元的具体用途和成效。

宰杀“病死猪”!暗访生猪黑屠宰点:无证窝点被封后重新开张,无检疫猪肉跨省销售

今年9月下旬,记者接到线索,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存在多家未经检疫、来源不明的生猪屠宰黑窝点。经过暗访调查发现,这些非法屠宰厂在未取得《生猪定点屠宰证》的情况下运营,卫生条件恶劣,且无官方兽医检疫。最终,五家非法屠宰厂被关停或整合至大型企业,确保猪肉市场的安全与规范。

印遇龙院士等:传统育种不再适合肉质风味等选育,基因组育种揭开猪肉肉质美味“密码”

本文介绍了基因组育种技术在养猪业中的应用,探讨了如何通过优化遗传信息提升猪肉肉质的美味程度。文章详细阐述了传统育种方法的局限性,并展示了基因组育种在改善猪肉风味、嫩度和瘦肉率方面的具体应用。未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有望进一步精准改良猪肉品质,使猪肉更加健康、美味和环保。

“猪王”变“肉王”!多家猪企全力以赴1%利润空间

文章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屠宰行业的变化和挑战,特别是自2018年非洲猪瘟以来,大量养殖巨头涌入屠宰行业,导致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和利润微薄。文中提到,虽然一些龙头企业如牧原股份已经超越传统屠宰龙头双汇发展,但整个行业仍面临开工率低、利润空间小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企业需要提升销售和服务能力,并考虑通过布局终端市场或利用生猪期货进行套保等策略来提高竞争力。

智慧生猪养殖:火爆发展的现状揭秘!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涵盖了环境控制、自动饲喂系统、饮水行为识别、发情行为识别、攻击行为识别、哺乳行为识别以及疾病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应用。通过物联网、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集成,提高了养殖效率和动物福利,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农业农村部: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

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强调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确保2024年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13万亿斤。会议指出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推进绿色转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民收入,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