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新闻

冻猪肉频繁轮库,对猪价有何影响?

近期因生猪价格波动,白条及鲜品分割品价格上涨,冻品受收放储影响和库存高位影响消化困难。1月白条价格弱势震荡,需求端疲软导致屠宰量下滑,猪肉市场处于震荡阶段。国内重点鲜品分割品如排骨类价格上涨,但冻品销售受放储影响不大。猪价自8月反弹后持续低迷,猪粮比触及预警区间,政府调控通过收储应对。2024年1月虽有收储和放储操作,但冻品库存压力大,特别是1月23日的中央储备冻猪肉轮换将加剧销售难题。整体来看,猪价在节假日效应减弱下偏弱运行,养猪人需关注市场动态和库存管理。

2024年越南猪肉产量预计将达到490万吨

本文概述了2023年越南生猪存栏量和猪肉产量的增长情况,饲料价格的下降趋势以及与2022年的对比。同时,提到猪企在进口和出口方面的动态,以及2024年猪肉产量的预测。文章旨在提供畜牧产业经济的最新数据,但不构成投资建议。

【秦英林代表】提质创新应对产业低谷,建言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秦英林,作为牧原股份董事长,关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从技术创新、生物安全、合成生物技术、绿色发展和产学研用一体化等多方面推动行业升级。面对猪周期低谷,他强调提质创新、创新驱动,以及应对疫病挑战和人才短缺等问题,为行业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未来中国养猪业究竟需要多少头母猪才合理?母猪存栏减到什么幅度才合适?

最近行业热议的3900万头母猪目标反映了政府对养猪业的新调控,但探讨合理存栏数量需考虑猪肉消费下降、生产效率提升、疫病影响、出栏体重增加以及进口肉等因素。未来母猪需求可能在2600万至3700万头之间变动,当前4100万头目标被认为过多,产能调控将考验调控机制和行业智慧。

全国两会代表为生猪产业提议了什么?关乎种源、政策、消费

全国人大代表林其鑫强调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刘永好则提出应对养殖业困境的建议,包括推动养殖企业转型升级、增加金融支持措施如长期贴息贷款和保险,以及促进猪肉消费升级,如鼓励消费、创新产品和拓宽消费场景。文章来自新浪网,旨在为养猪业提供学习参考,非投资建议。

最新进展!俄罗斯三家猪肉企业获得我国进口许可!

俄罗斯获得了向中国出口猪肉的首批许可,多家企业获得注册,标志着俄罗斯猪肉正式开启输华模式。随着两国协议的签订,预计猪肉出口量将增长,但专家认为对中国猪价影响有限,市场主要受本土养殖业影响。海关数据显示,我国去年猪肉进口量有所减少,进口以猪副产品为主,国外猪肉价格竞争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