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新闻

农业农村部:我国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国家级核心育种场累计达300家

中国农业农村部最新报告显示,我国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这标志着我国在畜牧业用种上实现了高度自给,包括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和华西牛等优良品种。部门还通过培育国家级核心育种场、保护地方品种和濒危资源,以及新品种审定和推广活动,为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生猪产能仍处高位,供应压力偏大!生猪期价震荡下行

规模企业日均出栏压力大,供应压力持续,生猪期货价格震荡下行。11月7日的生猪养殖数据显示利润下降,能繁母猪存栏减少,商品猪存栏和出栏量有所增加。屠宰端开机率提高,但利润微薄且冻品库存偏高。9月猪肉进口下滑,而南方雨雪天气影响购销,腊肉需求对市场消费有所支撑。国内存栏量依然偏高,整体供应宽松,市场缺乏大幅反弹的基础,后市关注消费和出栏情况。

临近元旦,玉米、豆粕突迎“拐点”!粮价要逆风翻盘?

国内粮食市场中,豆粕价格经历低位反弹,CBOT大豆及国内连粕走高,但供应压力和下游需求增加。玉米市场东北稳定,华北供应增量,华北价格偏弱,受中储粮轮入和春节需求影响,玉米筑底。整体来看,临近元旦,豆粕和玉米市场预计有震荡偏强走势,但由于库存高、余粮充足,行情逆风翻盘空间有限。

最近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养猪的政策,有何逻辑?

本文梳理了2018年至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生猪产业的政策演变,从应对非洲猪瘟疫情的监测防控,到2020年强调恢复生产,2021年建立长效机制,再到2023年针对产能过剩时期的调控,以及2024年提出的优化调控机制,展现了我国政府对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的持续关注和政策调整。

利好政策频出,消费信心增强!四季度猪价能否迎来大涨?

本文分析了猪肉价格波动与民生和宏观经济的关系,探讨了近期国家出台的重磅政策对生猪市场的影响。文章引用专家观点,指出货币政策如降准降息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信心和改善养殖企业的融资环境,但对生猪市场的直接影响有限。文中还讨论了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变化,预计四季度猪价可能呈现震荡下行后略有支撑的态势,并强调了二育和压栏情况对后续价格的影响。

生猪储备产能或达9亿头!猪市存量大竞争,谁是猪企最大竞争对手?

养猪业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能繁母猪存栏增加、猪价不降反增,叠加人口负增长和消费变化导致需求下滑。规模猪场在成本控制和风险上面临挑战,而中小猪场需转向依赖科技、创新和合作,通过‘小而美’策略、傍大企业或深耕细分市场寻找生存和发展机会。在存量竞争中,效益和价值提升成为关键。

非瘟预警!英国、意大利纷纷采取措施,2024年9月全球新发非洲猪瘟疫情信息汇总

本文详细分析了四季度生猪疫病高发的情况,特别是非洲猪瘟在南北方的传播规律及北方养殖户的防范措施。同时,文章汇总了国际上关于非洲猪瘟的最新疫情信息,包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采取的防控措施及其对养猪业的影响,并统计了2024年9月全球新发非洲猪瘟疫情的具体情况。

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发生了啥?春节前仍有一轮上涨的行情

近期,随着华南地区出栏增多,南北猪价出现倒挂,生猪价格持续走低,预计1月12日外三元猪价降至6.73元/斤。北方消费市场疲软,南方腌腊结束导致猪肉需求不足,养殖端受疫病影响产能去化不一,供应集中。猪价重心可能进一步下滑,猪粮比可能跌破5:1,官方可能收储。虽然春节前有上涨行情,但涨幅不宜过度预估,整体市场理性对待。

《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今年开始施行

《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对生猪屠宰活动提出基本准则,强调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和维护生物安全。现有定点屠宰厂需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规范要求,新建厂需满足厂房设施设备等条件。小型屠宰场点的管理将被规范,非边远地区不得增设。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将监督实施并提升管理精度。文章旨在为养猪行业提供参考,非投资建议。

农业农村部部署今年粮食工作重点 回应粮食进口量较大等问题

2024年我国农业生产将以保障粮食安全为核心,重点稳产稳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政策支持等举措确保粮食产量。同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建设和治理水平,强化科技和改革驱动农民增收。尽管粮食进口量较大,但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稳定,得益于国内连续丰收、品种结构调整和充足的库存。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化种源和耕地保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