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新闻

规模场缩量、二次育肥骚动!近期白条走货、屠企开工变化如何?

近期全国猪价涨势趋缓,除局部区域上涨外,大部分地区稳定或下跌。白条价格因消费端无提振而下跌,鲜销率稳中有微涨,但屠宰开工率因猪价走强和下游需求不振而预期稳定或下降。专家将在5月30日晚直播中分析夏季育肥市场动态。

猪价“起飞”,1月17日行情“4连涨”,咋回事?又缺猪了?

近期生猪价格出现筑底回升,得益于育肥成本下降和养殖端惜售,市场缺猪现象再现。仔猪价格上涨和天气影响导致区域生猪调运困难,肥猪价格上涨减轻了养殖户出栏压力。下游消费需求增强,屠企开工率提升,推动猪价上涨。然而,随着腊八节需求可能转弱,屠企开工率可能下调,市场存在逢高出栏风险,猪价未来可能再次转弱,需关注收猪动态和集团猪企出栏节奏。

能繁母猪存栏降至4158万头,生猪产能持续回调

我国生猪产能在2023年11月份达到4158万头,略高于正常保有量,但受消费增长缓慢和入冬腌腊需求下降影响,猪肉价格持续低位震荡。12月份前两周生猪价格下跌,平均亏损79元,预计一季度产能将回到正常水平。专家认为,尽管去年亏损,但市场供应基础尚存,猪价未来走势有望趋于稳定。

中国农民丰收节丨8月出栏一头生猪平均盈利606元,养殖实现扭亏为盈

文章介绍了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背景和意义,详细报道了今年‘三农’工作的主要成果,包括全国粮食丰收、‘菜篮子’供给充足、畜牧业稳定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提及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最大利好出现!猪价连涨8天,这些省份报价接近“破8”!

经过40天下跌后,全国生猪均价上涨,主要是由于一季度餐饮消费恢复、行业看涨情绪、二次育肥户增加和节假日需求提振。供应方面,虽然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但影响温和,非瘟疫情影响有限。消费端,假期带动屠宰量上升,冻品库存增加,预计二季度末猪肉养殖有望扭亏为盈,市场情绪趋于稳定。

二季度仔猪育肥理论盈利水平或面临亏损,生猪价格拐点仍需等待?

今年1-4月,猪价低位且波动,猪料比指数显示仔猪育肥可能面临理论亏损,主要受生猪供应增加和价格下行压力影响。豆粕、玉米价格虽然有所下跌,但终端饲料成本降幅有限。5-6月份,猪肉需求淡季、仔猪采购成本和饲料成本可能下降,但生物防控成本增加,预计仔猪育肥仍难以盈利,猪价拐点需等待供给端收缩。

撞列车、闯店铺、狂飙伤人……野猪泛滥原因何在?野猪是否可以自行捕杀?

本文报道了近期多起野猪闯入城市和铁路线事件,包括南京南站发生的野猪与D5515次列车相撞导致设备故障和随车机械师不幸身亡的事故。文章还探讨了野猪数量增长的原因、野猪致害问题及防控措施,并强调了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通过专家解读,提出了科学防控野猪致害的思路和措施,呼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寒潮天气助力,猪价逆势“3连涨”,涨价潮来袭?猪价要“破8”?

12月初,受寒潮影响和养殖端盼涨心态,国内生猪价格出现逆势“3连涨”,重回‘7元时代’。然而,猪价上涨是否能顺利突破8元,还面临育肥成本高、疫病风险和猪肉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制约。虽然南方腌腊需求提升带动猪价走强,但北方散户出栏压力和冻猪肉库存高位可能限制涨势。短期看,猪价将维持窄幅偏强,但空间有限,本月中下旬或有涨价潮,但‘破8’仍面临阻力。

2024年生猪供需制衡,猪价或先降后涨

2023年猪价虽然经历低开低走,但年内有两波上涨,主要受二次育肥影响。2024年猪价预计先降后涨,供应端虽然能繁母猪存栏略降,但整体供应能力不弱,出栏量预估下降;需求端消费量高位回落,呈现季节性变化。供需格局将相对平衡,但情绪面、二次育肥及疫情仍可能带来价格波动,生猪疫情作为不可控因素需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