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新闻

生猪供应处十年内次高值!2024年理论出栏如何?

2023年,受盈利减少和猪病影响,生猪出栏及产量达到十年内次高值,但养殖端减产由主动转为被动。随着规模化程度提升和产能效率的提高,预计2024年生猪出栏量同比降幅有限,主要受能繁母猪去化速度、生产周期和规模化场的抗风险能力影响。尽管下半年出栏量可能下滑,整体来看,2024年生猪供应量缩减但幅度有限,行情可能相对偏强。

一季度最惨亏损700元/头!年内第二批冻猪肉收储或将启动,猪价有望回暖?

国家发改委近日宣布,由于生猪价格低位运行,将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以稳定市场。新牧猪价指数显示,全国生猪均价有所下调,部分养殖户减缓出栏。由于消费市场低迷和供应过剩,短期内猪价预计维持弱势。尽管一季度养殖企业亏损严重,但随着饲料价格下降和市场季节性因素,预计6月猪价有望回升至成本线附近。养殖企业应关注成本控制和市场研判,避免过度扩张。

止步3连降,猪价要趁势“逆袭”?或将触及16元/公斤的高点

近期国内猪价在15.06元/公斤附近徘徊,受市场情绪和消费影响呈现小幅回暖,但基本面的‘供强需弱’使得猪价震荡持续。随着清明假期临近,需求可能改善,4月或有阶段性转折点,但上涨过程存在风险。3月猪价下跌5.28%,养殖端出栏压力大,屠企开机率低,市场底部支撑较强。4月受节假日消费提振,猪价可能偏强,但清明后供应增多,猪价可能回调。4月底,随着节日过后出栏增加和五一小长假影响,猪价或有冲高回调。整体来看,3月底猪价底部震荡,4月呈‘先涨后跌再涨’趋势。

湖南: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345万头左右

湖南省修订并印发了《湖南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该方案以能繁母猪存栏量为核心调控指标,坚持预警为主、调控兜底、及时介入、精准施策的原则,旨在建立完善的生猪生产调控机制,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猪肉供应安全保障能力。

能繁母猪不减到3900万头以下,市场供需就不可能平衡?

春暖花开之际,生猪养殖行业呈现阶段性回暖,价格反弹。东瑞股份和神农集团的销售数据显示销售收入增长。然而,分析师徐洪志认为价格上涨可能不可持续,因为猪肉需求面临季节性下降,供应风险和冻肉库存压力存在。尽管产能去化进展明显,但市场供需平衡尚需时间。期货市场也反映出价格波动,短期内预计维持偏弱震荡,中长期看生猪价格将偏强。养猪企业在去产能的同时,需考虑成本控制和市场策略,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但需谨慎操作。

上涨周期“转瞬即逝” ,下跌周期“迟迟不走”,2024年生猪养殖户该怎么办?

2023年四季度猪肉消费旺季出现疲软现象,猪价承压且低于行业成本线,上市猪企现金流压力大。猪周期上行周期短暂且亏损期延长,产能高位未改。专家分析指出,猪周期时间受产能、规模化和市场情绪影响,下跌周期较长。尽管'两节'期间需求提升,但猪价反弹可能短暂,供需关系决定价格波动有限。猪周期进入良性循环,成本下降将带来盈利空间,行业将告别暴利阶段。

农业农村部:四季度是消费旺季,猪价或会回升,但缺乏大幅上涨的基础

10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平稳,猪价在双节期间未出现大幅上涨反而节后下跌,主要因生猪生产供应稳定且产能过剩。农业农村部采取措施确保供应,包括稳定产能、强化预警和防控疫病,预计四季度猪价可能回升但缺乏大幅上涨基础,提醒养殖场户合理调整生产。

三季度猪价或以震荡偏弱走势收尾 四季度存上涨可能?

三季度猪价因供应充裕和需求支撑不足而呈现弱势,但四季度供应量预期减少,叠加腌腊季节需求回暖,猪价可能反弹。然而,二次育肥和冻品库存出库可能对猪价上涨形成制约。整体来看,四季度需求有所回暖,供应与需求双向作用下,猪价有反弹空间,但涨幅或受到一定限制。

高歌猛进!逆势“5连涨”,此次猪价连涨或将后劲不足?

近期猪价呈现反弹,受情绪及天气因素影响连涨,但市场后劲不足,消费增速不及供应增量,预计春节前猪价将在14.5元/公斤上下徘徊,受冻品猪肉库存压力和屠企压价影响,不太可能突破7元/斤进入8元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