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新闻

探解“周期”之谜!能繁母猪拐点已现,新一轮猪周期近在咫尺

该篇文章详细探讨了猪肉行业的历史发展、全球和中国的市场地位,以及猪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饲料加工、种猪繁育(如国产种猪和育种方向的转变)、动物保健、生猪养殖(产能去化趋势和规模化发展)、屠宰和消费。文章强调了猪肉作为主要肉类在中国的消费习惯,自给自足的市场现状,以及猪周期的主导作用。同时,分析了上游饲料行业(成本和利润变化)、育种(种猪国产化和改良)和动保行业(规模化与疫病防控)的发展趋势。整体来看,文章提供了对当前和未来猪肉行业发展的深入洞察。

全国养猪散户减少1300万户,农业农村部全力推动适度规模养殖发展

文章分析了非洲猪瘟侵入后我国生猪产业发生的深刻变化,包括大量养猪散户和家庭农场的退出,以及大型养殖集团的快速发展及其弊病。面对这些挑战,业内普遍认为‘适度规模养猪’将成为未来主流,并探讨了如何通过种养结合、技术提升和政策支持等措施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农业农村部也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家庭农场的发展,助力养殖户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养殖模式。

农业农村部:合理引导生猪产能调整,稳定大豆种植面积

3月13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主持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粮食稳产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农村改革等工作。会议强调通过多种方式传达两会精神,抓实春耕生产、稳定大豆种植、调控农产品市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业科技融合、巩固脱贫成果、推进土地承包和宅基地改革,以及扎实落实乡村振兴任务。

难怪猪价跌破9元!10万余吨走私冻肉入华,包括冻鸡翅、冻牛肉、冻牛猪副产品等

这篇文章揭示了走私入境的“僵尸肉”问题,这些未经检验检疫的冻肉,包括70后猪蹄和80后鸡翅,可能来自疫区或严重过期,威胁到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海关打击冻品走私行动中,涉及超过30亿元人民币的走私冻品,包括大量冻鸡翅、冻牛肉等。走私冻肉通过复杂的走私网络,分销到各地市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和健康安全。文章呼吁加强源头管控,打击走私冻品,保障消费者权益。

中型养殖场心态转变,未来市场大猪供应占比或相对紧缺?

2024年以来,随着养殖盈利的提升,大型规模场补栏心态增强,产能增幅明显,但中型养殖场补栏速度不及预期,产能同比下滑。8月份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均增加,大型养殖场补产能速度快于中型养殖场。中型养殖场多进行短线操作,如二次育肥和仔猪补栏,导致市场短时供应节奏变化加快。未来,中小养殖场退市或导致大猪供应相对紧缺,影响市场供应格局。

猪市“猪满为患”!进口猪肉量却大涨18.7%

2023年上半年,尽管国内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猪价低迷,养猪业亏损严重,但受进口猪肉价格相对便宜和下游贸易商看涨预期的影响,猪肉进口量仍保持上升。然而,随着国内能繁母猪存栏去化缓慢和猪企继续扩产,市场产能预计增加,养殖散户面临压力。在这种环境下,降本增效和灵活经营成为行业的生存关键。文章详细探讨了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来源于猪好多网。

轮储即将开启!市场情绪一般,猪价或持续磨底?

南北方生猪价格弱势横盘,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发布2023年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轮换收储通知,计划收储和放储2.875万吨。收储旨在提振市场信心,但价格短期内上涨可能有限。养猪人需关注高温生产管理,防止猪病发生,同时建议适时出栏,不盲目跟风市场价格。

从一头小仔猪育肥成大猪,宰杀后进入销售终端,猪肉价格是如何定价的?

本文报道了济南市猪肉价格的现状,采访了养殖大户和大型养殖场,如临邑县的德保隆和汉世伟食品有限公司。由于供大于求和市场竞争,今年猪价有所回落,养殖利润压力增大。大型养殖场通过完善产业链、降低成本和采用电子竞价系统提高效率。尽管如此,高额的设备折旧仍是大型养殖场的一大成本。文章还提到了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的运营情况,显示尽管有特价活动,猪肉价格仍面临上涨压力。

创5年来新高!国家统计局:上半年生猪出栏37548万头,增长2.6%!

7月17日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农业种植业增长稳健,夏粮总产量达历史第二高位,但同比略有下降。同时,肉类产量(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和禽肉)均有所增长,尤其是猪牛羊禽肉总量为4682万吨,同比增长3.6%。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生猪出栏量达到2018年以来的高位,表明行业供应过剩,但生猪存栏与出栏数据也显示出一定的增长。这一系列数据源自农财宝典畜牧版的报道。

9月猪价未能持续性上涨,临近双节是否有所回升?

近期猪价因终端需求无明显改善而保持僵持,受养殖企业出栏增加、大体重猪源供应缓解等因素影响,9月猪价震荡下滑。尽管8月生猪销售价格上涨,但9月猪价未能持续上涨,供需博弈持续。随着双节临近,需求或有小幅度提升,但市场预期提振作用有限,猪价预计维持偏弱震荡,10月后或因气温下降和成猪供应减少而迎来季节性上涨。